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挺膺担当”征文作品展示一:强国复兴有我 青春挺膺担当

为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传承和弘扬大抗战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周原镇党委决定举办“强国复兴有我·青春挺膺担当”主题征文活动,以文字力量激发广大青年在新时代的奋斗热情,凝聚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青春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现开设专栏对活动征稿分期次推送,让我们一同透过文字,感受这份薪火传承的力量!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时常穿行于田垄村舍之间,与乡亲们拉家常,与青年干部话理想。脚下沾满的泥土,心中沉淀的真情,让我对“挺膺担当”这一时代强音有了愈发深刻的理解。它绝非遥远的宏大叙事,而是根植于每一寸土地、体现在每一份具体工作中的实践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青年,特别是基层青年的光荣使命。

一、回首来时路,“挺膺担当”是精神血脉的赓续传承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浸染着无数先辈的奋斗与牺牲。忆往昔,烽火岁月里,正是无数青年英烈“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担当,才换来了今日的山河无恙。这种担当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我工作的这片土地上,也不乏这样的传承。我在周原印象馆中看到抗美援朝烈士王兴玉寄回的家书,内容胸怀祖国、心系父母;了解到第一野战军在周原驻扎的三天四夜间,周原的百姓主动让出房子、拿出粮食等,保障解放军的生活供给。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正是在这平凡的坚守中,诠释了“担当”最质朴的含义。新时期组织工作就是挖掘和运用这些精神财富,我们通过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宣讲身边榜样事迹等方式,让“挺膺担当”从历史课本、从英雄故事具体化为可感可学、触手可及的身边标杆,激励新时代青年见贤思齐,将这份精神血脉融入自身的奋斗之中。

二、立足第一线,“挺膺担当”是扎根基层的躬身实践

“强国复兴”的宏伟蓝图,最终要落脚于千千万万个乡村的振兴与发展。基层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施展抱负的最广阔舞台。组织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是抓基层、打基础、育队伍、聚合力,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周原镇发展的实践效能,而担当就是把责任扛在肩上,体现在主动破题、务实落地、服务大局的行动中。在乡村振兴的一线,这样的担当无处不在。是那位放弃城市高薪、回村带领乡亲们发展电商的年轻党员;是那些日夜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的农技青年人才;是那些活跃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为留守儿童辅导学业、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的故事,或许微小,但千千万万个微小的担当汇聚起来,便是推动乡村巨变的磅礴力量。我的工作,就是通过有效的组织、贴心的服务、坚实的保障,为他们搭建舞台,让每一份青春的热忱都能在基层尽情挥洒。

三、迈向新征程,“挺膺担当”是面向未来的时代答卷

当前,我们正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它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文化振兴……这些时代命题,同样在乡镇层面有着生动的映照。组织工作必须因时而进,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绿色发展,选拔培养熟悉生态环保、乡村旅游的专业型年轻干部;聚焦数字化转型,加强对村干部和青年人才的数字技能培训,推动“互联网+”与乡村治理深度结合;聚焦文化自信,发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组织青年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让乡土文化焕发新彩。我们鼓励青年干部不仅要成为“专才”,更要成为“通才”,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造真正能担负起新时代重任的“铁肩膀”。

IMG_256

“强国复兴有我”,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青春挺膺担当”,这是一句响铮铮的实践誓言。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既是这场伟大征程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推动者。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岗位,做好青年思想的“引路人”、青年成长的“铺路石”、青年奋斗的“护航者”,团结带领全镇广大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将最蓬勃的青春力量,注入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在基层的广袤天地里,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李梦丹,周原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统战委员(兼))

责编:谷可

编辑:汪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