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曾昌佩:破茧人生 勇逐归雁振兴梦

为深化党员精准分类管理,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岚皋县民主镇以“先锋引领情润民心”实践活动为抓手,引导全镇党员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推动五类党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群众一线挺膺担当:在职党员争做“四敢”先锋,攻坚克难显本色;无职党员争做“四美”先锋,办好实事暖民心;流动党员争做“归雁”先锋,反哺乡梓献才智;老弱困难党员争做“励志”先锋,传帮余热聚能量;后进党员争做“蜕变”先锋,对标补短展新貌。

命运坎珂,对生活依然满腔热枕;身体残缺,却在荆棘中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岚皋县民主镇先进村,今年41岁的曾昌佩用二十年的光阴书写了一段残疾困难党员化身归燕先锋的非凡人生。

IMG_256

8月的先进村,暑气未消。趁着早上天气凉爽,曾昌佩在自家的养殖场里忙碌着,动作熟练看不出异样。当他脱下脚上的鞋时,才能发现他双脚的残缺。

“我小时候比较调皮,当时家里也比较穷,我就光着脚丫子去上学。冬天天气冷,光着脚丫子踩在地上,十个脚趾头的血管被冻死了,就只能做手术把脚趾头切掉了。”曾昌佩回忆道。

尽管通过手术保住了双脚,但终身行动障碍让这个贫寒少年陷入自卑。“那时我才14岁,心里面很痛苦,因为失去了这些,身体上有残缺,所以思想上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比较沮丧,上学也没有兴趣,于是就辍学了。”

IMG_256

在家休养了几年后,曾昌佩便跟着亲戚先后去了浙江、广东、河北打工。但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在家无人照顾,2019年他便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回到家乡,成立了岚皋县民主镇曾昌佩养殖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成立之初,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场地和技术。与家人商量后,他拆除了祖宅,在宅基地上建新的厂房;主动上网查资料,自学动物防疫知识、研发粪污循环系统,从最初4头仔猪起步,如今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

IMG_256

“厂房大概有十多间,700多平方米,当时家人听到我有养殖想法的时候也是非常支持的。现在年出栏生猪有200头左右,年收入可达10万元。”曾昌佩说道。

2019年至2021年,作为村级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曾昌佩,建立了47名残障人士动态档案,累计协助办理补助申领83人次。2021年,经23名老党员联名推荐,曾昌佩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牵头组建了“党员助残服务队”,创新开展红色代办、无障碍改造等民生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我在外面那些年也遇到过很多残疾人,其实我自己也很心疼他们,我知道他们是什么感受,我也会经常安慰帮助他们。残疾了其实没关系,就是坦然接受,勇敢面对自己,这样内心就强大了,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心态也会好起来。”曾昌佩说。

十年磨砺,让当年蜷缩在阴影中的不屈者,蜕变为引领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如今家人陪伴在旁,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将来计划在县城开一家卖肉夹馍的早餐店,猪的数量再扩充一点,养到500头左右吧,到时候还能带动周边邻居一起致富。我觉得就是应该朝这方面发展,应该做这种人。”谈及未来,曾昌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孙诗漫 单江琴)

责编:谷可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