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连日不绝,防汛的节奏却从未停歇。今年以来,黄龙县界头庙镇累计降水量已达569.8毫米,面对8个地质灾害点、2个风险区、8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界头庙镇的党员干部们穿梭在雨幕中,用坚实的脚印,编织起一张全域覆盖的“安全网”。
清晨时分,巡查的脚步已出发
清晨,当第一缕天光透过雨云,镇村干部身影已出现在堤岸渠边。在红罗圈村,巡查队员发现一处边坡出现细微裂缝,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并上报镇指挥部启动应急修复。与往日不同的是,这次巡查带着“放大镜”,针对前期强降雨后土体饱和的新情况,重点排查斜坡变形、路基松动等次生风险。“每场雨的特点不同,隐患排查也要与时俱进。”正在记录数据的干部黄浩这样说。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动态巡查7轮,发现并处置隐患点24处。
雨昼巡查,关切送进百姓家
“李大爷,这两天下雨多,我们再来看一下房子情况。”在范家卓子村,敲门声在独居老人家中响起。这已不是简单的排查,而是一次次“家庭体检”。查看墙体是否新增裂纹、排水是否通畅,还为特殊群体建立了“一户一策”应急方案。工作人员手中的台账,记录的不只是隐患,更是对群众安危的牵挂。此轮降雨,累计撤离群众16户36人,其中地质灾害点风险区8户16人,临河区域5户15人,临崖区域3户5人,所有撤离群众均已通过自有安全住房、投亲靠友等方式妥善安置。
暮色四合,物资保障不断线
在界头庙镇防汛物资仓库内,工作人员正对各类应急物资进行清点维护,仔细检查抽水泵油料储备、救生衣完好程度、应急灯照明效能等关键细节,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目前已对全镇11个村的应急物资实行“日盘点、周维护、月更新”的动态管理机制。为确保应急状态下物资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在重点村组设置应急物资前置存放点,明确专人,让物资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始终畅通。
夜阑时分,信息畅通不断线
界头庙镇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专人值守、24小时响应”的值班制度,确保任何时段都有人员在岗、有领导负责、有应急力量待命。及时与县应急管理、水利、气象等部门保持实时联络,及时获取最新预警信息和汛情通报。在这场与雨水的较量中,界头庙镇防汛始终坚持“主动防范”,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细致,没有豪言壮语的承诺,只有风雨无阻的担当。雨水终将停歇,但守护安全的脚步永不停歇。(供稿:黄龙县界头庙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