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榆阳区巴拉素镇紧扣“党建领航、先锋引领”主线,将“八大先锋引领行动”与“五链协同”创建深度融合,通过全域创建、典型选树、示范提升,全力打造“巴拉素先锋矩阵”,实现镇域发展“组织强、产业兴、人才聚、服务优、治理顺”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建强组织链
先锋引领筑堡垒 协同联动聚合力
巴拉素镇深化多元联建模式,以组织融合带动资源整合、发展聚合,让党建联盟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红色引擎”。推动村村联建,镇党委牵头推动讨讨滩村、三场村、元大滩村成立联合党支部,创新构建党建组团型、片区化发展联合体。联合党支部在讨讨滩村设立“兴农驿站”,驿站内的伙场经济信息部整合全镇种植养殖大户资源,打造“一键式”产购销对接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农产品批发销售,形成党建引领、三村联动、抱团致富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推动镇企联建,巴拉素镇启动煤矿企地联合党组织创建工作,按照“1234”企地共建机制(即签订1份企地共建协议、制定2张服务清单、开展3重关爱活动、组织4次主题活动),推动镇党委与煤矿党委深度融合、同向发力,让企地协同成为组织链上的“强力纽带”。
延伸产业链
先锋赋能兴产业 乡土品牌焕新颜
巴拉素镇紧扣“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推广“四型产业”,推动产业从“单一发展”向“多元融合”升级,让乡村振兴的“经济底色”更浓厚。特色农业提质型,依托巴拉素沙地西瓜种植优势,镇党委牵头打造“土特产”党建联盟,整合分散种植资源,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力做大做强“巴硒一号”沙地西瓜品牌。传统养殖带动型,以红太十万只白绒山羊全产业链养殖基地为龙头,成立白绒山羊协会,组建全产业链党建联盟。在种羊繁育、圈舍改造、精深加工、品牌打造、龙头带动及数字赋能等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推动白绒山羊产业从“分散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农文旅融合增效型,在讨讨滩村重点打造“未来伙场”农文旅商综合体,围绕省级“千万工程”第三阶段目标,规划建设智能拱棚、数字化养殖区,同步融入文旅场景,建设研学停车场、步道展示平台,构建“观赏+体验+消费”的完整产业链,让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和“产值”。新质生产力试点型,镇党委以物联网、AI 技术为核心,打造全区首个“未来伙场”。通过部署物联网设备实现农业生产智能控制,引入AI智能机器人饲喂系统提升养殖水平,搭建“未来伙场驾驶舱”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锻造人才链
先锋培育强骨干 四雁齐飞助振兴
巴拉素镇深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头雁引领工程”,通过“育、引、用、带”全链条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常态化开展“铸魂赋能”主题课堂、分享课堂、流动课堂、云上课堂四大学习活动,覆盖全体镇村干部、党员、村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头雁”群体。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课堂活动21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实施雁阵引领工程,统筹实施“四雁行动”,完成了“雏雁”人才库扩容,为乡村振兴储备青年人才;举办畜牧业座谈会,组织“头雁”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拓宽发展视野;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户身边;录制“西瓜种植”云端课堂,线上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加强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形成了“头雁领航、鸿雁竞飞、归雁反哺、雏雁跟飞”的良性人才梯队。
完善服务链
先锋提质暖民心 民生保障增福祉
巴拉素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2个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改善三场村便民服务中心基础设施,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让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在白城台村新增老年幸福院,解决村民养老难题……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强化民生兜底、优化服务供给,不断完善服务链,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新治理链
先锋赋能优机制 五治融合保平安
巴拉素镇坚持以五治融合为抓手,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破解治理难题,构建起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自治夯基,激发群众主动性。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前谋划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让有能力、有担当、群众认可的干部带领村民干事创业,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法治护航,筑牢平安防火墙。大力开展特色普法活动,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诉源治理,累计开展普法宣讲6次,发放法律手册1400余份,通过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用法治力量守护镇域平安与生态安全。共治聚力,多元联动解难题。创新开发巴拉素镇五级五长小程序,将“镇-村-组-户-长”五级治理力量纳入平台,打造五级五长驿站,构建“五级五长+N”驿站式联调工作机制,通过多方联动、协同发力,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来源:榆阳党建)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