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旬阳市小河镇龙王滩村,青藤缠绕的庭院错落有致,党员示范户何大哥正忙着将刚采摘的有机蔬菜分类打包。“这些都是‘庭院订单’,通过合作社直供城里超市,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两成呢!”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如今的龙王滩村,这样的“五好”庭院经济示范户已达50余家,党员带头深耕生态种养、特色林果、家庭作坊等产业,让方寸庭院摇身变成群众的“增收宝地”。
今年以来,旬阳市小河镇龙王滩村以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为契机,深耕“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服务暖心”的“三力驱动”发展模式,通过精准赋能、典型引路,让党员队伍成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的坚实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支部引领:从“单打独斗”到“联动共赢”
村党支部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统领,将党员“五式”分类管理与庭院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针对村组干部和在家有能力的党员,累计开展集中培训、观摩研讨10场,组织党员通过远程学习平台钻研电商营销、生态种植等实用技术。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党员主动牵头对接龙头企业,推动“庭院订单”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村已构建起“生态种养—加工包装—品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同时,结合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村党支部组建“红色帮扶”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产业发展指导、“五美庭院”环境整治等帮带服务100余次,让党群同心促发展的合力持续凝聚。
党员示范:从“试点探索”到“全域焕新”
“我家庭院试种葡萄成功后,就想着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党员老宁认领“党员责任区”后,不仅让自家庭院率先达到“五好”标准,还牵头组建技术互助小组,毫无保留分享种植经验。村内骨干党员主动钻研1-2门种养核心技术,通过“田间课堂”现场传授病虫害防治、有机施肥等实操技巧,让群众学得会、用得上。今年以来,党员带头打造“农耕民宿”“家庭作坊”等特色庭院30处,带动周边群众建成“微菜园”“微工坊”120余个,真正实现了“党群力量聚庭院、美好生活在庭院”的美好愿景。“现在既有专业技术培训,又有党员手把手帮带,发展产业的底气越来越足,干劲也越来越旺!”村民王大姐的感慨道出了乡亲们的心声。
新风浸润:从“环境美”到“风尚美”
以庭院经济为纽带,党员家庭户率先践行“诚孝俭勤和”新民风,用实际行动引领文明风尚。通过“院坝评议会”“村民小组会”等形式,常态化评选“党员示范户”“最孝儿媳”等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党员吴高珍坚持每天打扫房前屋后,把自家庭院打理得干净整洁,她常说:“党员就得带好头,自家庭院美了,才能带动全村乡风更美!”如今的龙王滩村,户户争当“五好”庭院,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的新风尚蔚然成风。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党员带头改厨改厕、拆除乱搭乱建、清理卫生死角,累计整治庭院200余户,打造“五好庭院”示范户26户。村里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有效激发党员服务热情,今年以来党员累计参与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志愿服务150人次,成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项。
随着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稳步推进,龙王滩村正以庭院经济为支点,深耕“党建+生态旅游”“党建+电商”新路径。党员带头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搭建线上销售平台,让山货顺利“触网出山”。村党支部书记信心满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强庭院经济,让小小庭院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党员“双带”的引领之力,庭院经济的富民之效,正汇聚成龙王滩村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共同富裕的璀璨光芒。(供稿:旬阳市小河镇)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