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文物魅力、触摸千年匠心工艺,旬邑县博物馆联合旬东幼儿园精心策划了“范铸文物神韵 传承千年匠心”主题活动。活动以“沉浸式学习+亲手实践+分享交流”的创新形式,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体验,让古老的范铸工艺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

活动伊始,博物馆馆员于晓双化身“历史向导”,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的博物馆探索之旅。通过生动直观的PPT演示,孩子们系统了解了旬邑县博物馆的发展脉络与馆藏特色,那些沉睡在展柜中的文物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静静诉说着千年岁月的故事。

最令人期待的亲手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在专门设置的体验区,孩子们化身“小小工匠”,亲身参与文物模型浇筑的全过程。从了解内范(模具内层)与外范(模具外层)的构造原理,到在老师指导下精准调配石膏粉与水的比例,再到小心翼翼地将混合原料注入模具,最后耐心等待石膏凝固、完成脱模——每一个步骤都严格复刻着古代工匠的操作逻辑。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认真的动作,尽显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好奇,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匠心”二字背后的专注与严谨。

活动尾声的分享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实践中的趣事与感悟:“调配石膏的时候要慢慢加水,不然会结块”“脱模的时候要轻轻的,不然会弄坏模型”“原来古代工匠做一件文物这么不容易”……稚嫩的话语中,满是收获的喜悦与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认知。
此次活动打破了博物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将抽象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实践体验。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了范铸工艺的独特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让千年匠心在新一代的成长中得以延续。(供稿:旬邑县文旅局)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