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镇坪县城关镇:秦巴深处“美丽蝶变” |

深秋时节,秦巴山区层林尽染。驾车穿行于镇坪县城关镇的平镇路、岚镇路,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展:白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庭院内外花草点缀;“小菜园”“小果园”果实累累,生机盎然;农户家中整洁有序,渐成习惯;绿树掩映间的农家民宿中,不时传出游客的欢声笑语……这番景美、业兴、人和的景象,正是城关镇经历全域“美丽蝶变”后的真实写照。

然而几年前,城关镇虽坐拥青山绿水,却面临普遍的发展困境:主干道沿线私搭乱建时有发生,房前屋后杂物堆积,基础设施薄弱,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擦亮生态底色、提升乡村面貌、激活发展动能,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必须破解的课题。一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产业升级为核心、乡风文明为根基的振兴实践,由此在秦巴深处全面启动。

IMG_256

治理精细化,乡村焕新颜

10月28日上午,联盟村岚镇路沿线,一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岳忠术带领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村民,一同清理杂草、修剪绿化、整理庭院。“现在大家都自觉维护环境,家家户户门前干净,院里种花,住着也舒心。”正在忙碌的村民李艳宇说道。

这样的整治场景,在城关镇已成为常态。变化始于“面子”的革新。当地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精细治理,聚焦集镇入口、主干道、示范片区等关键区域,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开展定期排查与集中清理。今年以来,全镇累计拆除违建58处,清理“四乱”现象1521处,修整残垣断壁28处,一批长期存在的环境“顽疾”被逐一清除。

“清旧”不易,“防新”更难。城关镇逐步建立起“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监督有力”的长效管护机制,以“五改三建”为抓手,对问题点位实行电子台账与闭环管理。全面推行农户“门前四包”责任制,通过“一户四照”对比和定期评比,激发村民参与意识。每周二的“全民清洁日”则汇聚帮扶单位、村“四支力量”和村民合力,共同攻坚卫生难点。

如今,漫步于城关镇的村组巷道,以往柴草乱垛、杂物堆积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院落、干净的道路和清澈的沟渠。“村里从没像现在这么干净整洁,住着安心,看着也高兴!”联盟村村民母定安一边浇花,一边感慨。干净、整洁、有序,已成为这里的生活日常。

IMG_256

生态产业化,美景生“钱景”

环境改善的最终落脚点,是惠及于民。城关镇敏锐把握旅居康养产业机遇,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乡村美景孕育出蓬勃“钱景”。

10月30日,新华村陈园民宿内,老板陈德运正忙着接待一批重庆游客。“今年已接待了好几批外地客人,眼下秦巴秋色正浓,客房提前半个月就订满了。”这座由老宅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既保留了陕南传统风貌,又融入了现代舒适体验,成为当地旅居产业的一张名片。

陈园民宿的成功并非偶然。城关镇围绕“民宿集群+田园体验”“示范民居+采摘基地”等模式,系统推进产业提升,探索“集体经济组团、群众联营抱团、单体整合融团”的多元发展路径。通过“一片一规划”“一区一整治”“一户一方案”,打造出一批兼具秦巴风情与旅居康养的特色样板。

截至目前,平镇路等沿线已形成2个组团建设区、3个抱团发展区、4个融团发展项目,带动60户680余人参与发展。曾在外务工的竹节溪村村民王小凤,看准家乡发展机遇,返乡开办了小凤民宿。“以前哪能想到,山里的老房子成了游客争相预订的‘香饽饽’?旺季得提前一周才能订上!”她笑着说。

像“陈园”“小凤”这样借环境改善实现转型的例子,在城关镇不断涌现。全镇已培育民宿经营主体18家,完成提档升级6家,同步发展农家乐、采摘园、农事体验园等配套业态13处。一条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逐步成型,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山银山”。

IMG_256

文明常态化,乡风润人心

竹溪河社区开展的“情暖重阳,共度欢乐时光”主题活动中,老人们一玩趣味游戏

10月29日,竹溪河社区三桥广场上,“情暖重阳,共度欢乐时光”主题活动热闹举行。老人们聚在一起健步走、参与趣味游戏,现场欢声不断。“社区年年办重阳活动,让我们感觉特别温暖。”老人向家清握着志愿者的手感慨道。

这样温情的场景,是城关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当地深知,乡村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颜值”和“钱景”,更在于内在的“气质”。为此,城关镇开启了一场润物无声的文化浸润与精神重塑之旅。

镇里深入挖掘和保护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新华村的腊肉非遗馆,生动展示镇坪腊肉的工艺与历史;在新水一方民宿中设置的农耕文化体验区,陈列着风车、犁铧等传统农具,向游客传递着农耕记忆与乡愁情感。这些空间,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乡村文脉的生动课堂。

文明新风的培育,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村(社区)普遍建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持续开展,近年来涌现出陕西好人4名、安康好人6名,用身边榜样引导群众,让孝老爱亲、邻里互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如今,走在城关镇,人们不仅能欣赏如画风光、感受产业活力,更能体验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村民精神面貌积极向上,邻里关系和睦融洽,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与日俱增。这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文明“气质”,与洁净的乡村“颜值”、兴旺的产业“钱景”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城关镇全域蝶变中最动人、最持久的风景。(张 静)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