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正式发布《关于表彰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的决定》。紫阳县向阳镇九年制学校凭借扎实的工作成效、完善的组织体系及丰富的实践成果,成功获评“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此次表彰中,该校不仅位列陕西省获此殊荣的四所学校之一,更是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唯一入选的学校。
向阳镇九年制学校坐落于紫阳县南麓,毗邻任河水域与狮子山头,校园占地面积达27000平方米,服务范围覆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惠及1100余名在校学生。自2012年学校红十字会成立以来,规范化建设便成为工作的核心抓手。在组织架构方面,学校构建了“校长任会长、分管副校长任副会长、德育主任任秘书长”的核心管理团队,配备4名理事,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地。制度建设上,先后制定《红十字会章程》《红十字与学校德育工作深度融合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权责清单,实现“事事有规范、人人有职责”,为红十字事业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让红十字精神落地生根,学校创新打造“五位一体+专属办公区”的工作阵地,实现教育、体验、服务、传播功能的深度融合。走进学校生命体验馆,心肺复苏模拟人、VR逃生系统、火灾救援模拟器等设备一应俱全,学生通过沉浸式操作,系统掌握交通安全与应急避险技能;心理驿站内,亲情聊天室、沙盘治疗室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服务,红十字志愿者轮流值守,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特殊群体关爱工作;红十字阅览室内,《中国红十字报》《急救与健康》等报刊书籍整齐摆放,“红十字精神故事会”“人道之光读书会”等活动定期举办,不断厚植学生的人道主义情怀。此外,校园广播“红十字之声”专栏、主题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组成的融媒体矩阵,持续推送急救知识与红十字故事,让德育实效不断提升;专用办公区则为红十字会日常办公、档案管理提供固定空间,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始终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体系,以“课程+活动+服务”三维模式推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课程渗透中,开发《红色芭蕉》《金色会馆》《绿色茶山》系列校本课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设置“人道主义教育”专题模块,结合主题思政课、班级班会实现教育全覆盖;实践活动里,每年定期举办红十字知识竞赛、应急技能大赛、防震减灾综合演练等活动,学生安全防护意识与应急救护能力显著提升;志愿服务中,组建“向阳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构建“校园-社区-社会”三级服务网络,开展校园心理辅导、社区环境整治、独居老人关爱等活动,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关键时期主动担当,用行动诠释红十字精神。
“此次获评是对学校红十字工作及德育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全新的起点。”学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向阳镇九年制学校将持续推进制度创新、服务升级与品牌塑造,着力打造“茶香里的人道关怀”志愿服务品牌,让红十字精神在山区校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区域红十字事业进步注入新动能。(作者:梁明华 周 芳)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