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急诊室的24小时:藏着医院人的温度与担当

凌晨三点的医院急诊室,永远是最不缺“烟火气”的地方——救护车鸣笛声划破夜空,急诊科的护士不断传来指令,抢救室的灯光亮如白昼,医护人员的脚步声、仪器的滴答声、患者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特殊的生命乐章。作为每天在这里坚守的医护人员,我们习惯了与时间赛跑,也更懂得每一次坚守背后,都承载着患者与家属的期盼。

急诊室就像一个浓缩的社会,每天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记得有一个暴雨夜,一位老人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医,家属慌乱中甚至没带齐证件。急诊科护士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快速完成信息登记,医生早已备好抢救设备等候在门口。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没有丝毫迟疑。当老人的心率逐渐恢复平稳,家属紧紧握住我们的手反复道谢时,我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实这样的场景,在急诊室每天都会发生,我们或许记不清患者的名字,但始终记得肩上的责任——多争取一分钟,患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

很多人对急诊科的印象停留在“冰冷的仪器”和“严肃的医护”,却不知道我们也在努力用专业与温柔打破这份隔阂。急诊患者往往病情急、情绪躁,医患沟通更需要耐心与技巧。有一次,一位年轻患者因突发腹痛就诊,疼痛难忍时对医护人员发了脾气。我们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先为他缓解疼痛,待情绪平复后再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对不起,刚才我太冲动了”,患者的道歉让我们感受到,真诚的沟通总能化解误解。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深知患者的焦虑与不安,所以始终坚持“多问一句、多解释一句、多安抚一句”,用专业的医学知识消除疑虑,用共情的态度温暖人心。

在急诊室,没有所谓的“朝九晚五”,加班加点是常态,节假日坚守更是责任。春节期间,当千家万户团聚之时,我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有护士刚值完夜班,又主动留下来帮忙;有医生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连续奋战在抢救一线。我们也有家人需要陪伴,也有身体需要休息,但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与担当。有人问我们“累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的背影,听到一句简单的“谢谢”,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医院是守护生命的战场,急诊室则是这场战斗的最前线。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场景,让公众看到医院工作的不易,也感受到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医患本是同一战线的盟友,唯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才能共同抵御疾病的侵袭。未来,我们依然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专业的技术、温暖的服务,为每一位患者撑起一片蓝天。(供稿:责编:李凯琴

编辑:王晴之)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