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通报表彰全系统2024年度在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中表现突出的10个集体和16名个人,其中,汉中市市场监管局和陈正盛同志获得表扬。这是汉中市市场监管局该项工作在全省系市场监管系统连续两年获得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2024年,汉中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以优质服务和高效监管赋能高质量发展 ,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走深走实。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新活力
纵深推进企业开办标准化、规范化和注销便利化改革,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变更、注销高效办成“一件事”及企业开办“小时办”等系列举措,切实提高各级登记机关服务水平,将企业开办时间从1个工作日压缩至5小时以内。持续推进《汉中市市场主体培育倍增及优化结构行动方案》及《汉中市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暨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40条措施》落地落实,会同财政、税务、人社、金融监管等15个部门出台《汉中市扶持“个转企”十条措施》,从“转前”精细培育、“转中”便捷登记、“转后”接力服务三方面,全力扶持有意愿、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截至2024年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41.89万户,位居全省第二,其中,企业6.71万户、同比增长4.94%,全年“个转企”575户、小升规55户。全市经营主体保持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规范化,全力推行“信用+双随机”融合监管,探索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业一查”等改革,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全市全年开展双随机抽查1890批次,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占比较往年大幅提高,抽取经营主体及公示检查结果2万余条;全面开展各级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全力扫除一切制约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审查清理涉及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75件;全面引导经营主体合法守规经营,积极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率先在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制定148项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减轻、从轻、从重处罚事项“四张清单”,出台加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包容审慎监管11项措施,印发《汉中市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操作办法》,依法查处各类市场违法案件1012件,2024年度全系统共依法实施不予处罚99件、减轻处罚624件、从轻处罚272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31件;开展水电气领域专项价格监督检查,检查转供电主体228户次、查处转供电案件4起、退还多收电费22.06万元、罚款11.72万元,责令相关企业退还水表改造费13.13万元,查处7个县区天然气公司违法线索9件、责令整改1件、立案调查8件。
强化质量服务支撑
赋能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持续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建成线下服务站点42个,“汉质享”NQI云服务平台入驻企业及机构达到670家,全市企业首席质量官127名,实现了重点产业园区全覆盖,为企业提供质量服务1698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8个,消除安全隐患29个,为企业节约成本费用320万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能,全市现有有效发明专利1301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371件)同比增长16.9%,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091件;促成商标、专利质押融资贷款5件7732万元,为小企业融资开辟新路径;汉中市玻璃生产加工产业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汉中市两家民宿分获国家最高级“五钻”和“四钻”民宿服务认证。
强化“三品一特”监管
守牢市场安全底线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2万家次,完成食品监督抽检13798批次,责令整改问题4320个、查办食品违法案件814件、刑事立案5件;深入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零售企业1380家次、医疗机构2889家次、药品网络销售企业160家次,查办药械化案件397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涉嫌妨害药品管理犯罪案件26件,刑事判决8件,刑事处罚8人;扎实开展成品油、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等22类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排查各类经营主体1915户次,完成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检209批次,配合国家、省级抽检75批次;扎实开展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城镇燃气特种设备排查整治、客运索道等专项隐患整治,检查特种设备重点领域企业686家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38个。全市全年未发生“三品一特”重大安全事故,守牢了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来源: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