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一杯茶,不慰风尘,静坐在茶山云舍,听一听紫阳的山水里,潜藏着怎样的故事……
陕西南端,秦巴为篱,山水相依,从古梁州到安康,岁月变迁如桑田沧海,历史厚重如星海浩瀚。
安康市紫阳县,是钟灵毓秀的神秘之境,也是休养生息的福地洞天。
云烟撩动风雨,飘摇起山水的瑰丽。
“山水,是一座城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兴趣,焕发一座城的魅力。
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在浪迹云水途中选择了紫阳,成就了他心中的道。
或许,古人比我们更懂得如何通过山水,读懂一座城。”
“翻动的云海迎接黎明,日出拨开山野的面纱,带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和峥嵘的青山意气。文笔山、擂鼓台,在陕南的地界里,纵情恣意。”
“江河交汇,让紫阳成为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水上之路,让人能够在浩荡群山中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细腻柔和。
以画舫为媒,穿行于汉江之中,酣畅地观赏紫阳的风光;还有任河、葫芦颈结成的“十里红妆”;而你我,便是不言而喻的故事另一方。”
“山水汇聚着紫阳的灵气,以“养”为引,将这股灵气蔓延至整座城。”
草木香气袭人,环绕着生活的纸短情长。
“万物复苏时,茶客的生活便有了期望。”
“紫阳,是我国最早茶树栽培和生产贡茶的地方,我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始于西周,盛于唐宋;
紫阳,是古丝绸之路茶产品重要来源地,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和边茶贸易的集散地、运输地;
紫阳,是我国面积最大、地层最厚、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
“富硒茶的身影,遍布“秦巴明珠”的大街小巷,成为紫阳靓丽的名片,成为中国的一颗明珠。
小小的一片茶叶,凝结着历史发展的厚重,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茶山、茶叶、茶道、茶史,北纬32°的味道,凝香悠远,经久不散。”
只愿与你,泛起紫阳岁月的涟漪。
“对面传来曲调悠扬的山歌,坊中人不自知停下手中编织的绫罗,紫阳把生活谱进了曲里,把浪漫织进山川乡野,然后,自在逍遥地唱起属于自己的歌。”
“歌声穿过长街万象,穿过晨曦微露的茶山,穿过宦姑守护的小镇,穿过历史厚重的会馆群,响彻悠然的文笔山,伴随着一次次日出日落,将曲调刻在城东的旧墙上。
透过词曲谱成的网,看到茶农娴熟的技艺,闻到焕古硒茶独有的醇香,领略古时繁荣的商业传奇,看到日出破晓,愈渐绚丽的霞光。”
“以山水养身,以茶歌养心,这是紫阳的康养之道,也是人生旅途漫漫的摸索。
在茶山、在青中、在画舫、在花婆婆,揽物之情,得无异乎?”
秦巴腹地,璀璨的明珠在延续它的光芒,远方的人依旧:向往着它的神秘,执着于它的温情,体验着它的安逸,谱写着关于它的故事。
供稿:紫阳县文旅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