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的褶皱深处,佛坪如同一颗被山水浸润的翡翠。这里森林覆盖率极高,有着终年不歇的山泉、郁郁葱葱的森林,不仅孕育着憨态的大熊猫,更在时光流转中,酿出了独属于北纬33°的舌尖密码。佛坪人传承祖辈的智慧,用山野馈赠创就一席流动的生态盛宴。
佛坪三香:秦岭人家的团圆密码
佛坪三香是佛坪一张靓丽的美食名片,藏着佛坪人最质朴的仪式感。土猪肉剁碎为魂,红薯淀粉凝成玉色“肉身”,鸡蛋摊作“黄金甲”,三味相叠蒸出琥珀般的温润。蒸笼掀开刹那,肉香裹挟着薯香升腾。每逢年节,游子归乡,必有一碗佛坪三香——这是刻进DNA的团圆图腾。
神仙豆腐:凝固的翡翠时光
在夏季,佛坪人便挎竹篮入林,采撷“神仙树”的嫩叶。草木灰点卤的神技,让青碧汁液凝结成碧绿细嫩、宛若凝脂的“翡翠果冻”。佐以蒜泥红油,滑入口中是山风的清凉,细品有淡淡清香回甘。传说这是饥荒年神仙所赐,每一口都品得出地道佛坪味。
竹宴交响曲:从春鲜到冬酿
初春之时,经过一冬的沉淀,春笋便破土而出,佛坪人踏露采撷,或炒腊肉,或晒作笋干封存山韵;待到深冬,取出腊肉与冬笋翻炒,厨房里沸腾的,是跨越季节的山林二重奏。一根春笋在佛坪人的灶台上,幻化出二十四节气的味觉变奏曲。
天麻土鸡煲:药膳里的山野哲学
在“中国山茱萸之乡”,药食同源的智慧被熬进砂锅。散养的土鸡,佐以天麻、山茱萸、党参……药香与肉香缠绵升腾,汤色如蜜,老人们常说,这是秦岭给辛劳者的温柔补偿。
佛坪的味道,是晨雾中采笋人背篓的沙沙声,是灶台前外婆忙碌的剪影,是游子行囊里那罐油泼辣子的乡愁。当我们谈论美食,本质上是在寻找人与土地最本真的连结。来佛坪吧,让味蕾沿着椒溪河溯源而上,在每一道食物里,遇见秦岭最温柔的时光。
山水有约,滋味长存。佛坪等你来赴一场山水与风味的舌尖之约!(屈丽)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