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崖边那棵老柿子树杈上挂着个塑料袋,看着像农药袋!”3月11日中午,旬阳市吕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小刘刚巡到险滩东槽口,就被村民拽住胳膊。只见6米高的树梢上,红色塑料袋正随着晨风晃悠,树下就是30度的陡坡。
挽起袖子、踩上树杈,这个42岁的农技员竟利索得像个小伙。“去年暴雨冲下来的农药袋,日晒雨淋容易污染土壤。”说话间,他已用竹竿勾下袋子。
午后的险滩码头,吕河镇的“河道清道夫”们正在打捞漂浮垃圾。”老张,往左划!那个矿泉水瓶卡在树丛里了!”只见他们踩着齐膝深的淤泥,裤腿早被污水浸透。岸边晒太阳的刘大爷直念叨:“去年这时候,河里漂的都是烂渣子,今年干部们每周下河,水清得能看见鱼摆尾!”。自2月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来,吕河镇干部组成12支乡镇振兴公共服务队,累计从沟边、崖边、树梢、河道等清运各类垃圾300余袋。
3月10日晚上20点27分,江店村养猪户周老汉的求救电话打进吕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值班室,“7头猪突然不吃食,喘得厉害!”得到消息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敖站长立即抓起兽药箱就往3里外的周老汉家里赶,手电筒的光刺破夜色,鞋子陷进泥里拔不出来,干脆光着脚跑。猪圈里,他跪在潮湿的垫草上仔细查看情况,确诊后,立马联系药店连夜调药。当第一粒药推进猪栏时,周大爷激动地说:“大冷天的,得亏有你们!”
这些民生小事,正是吕河镇践行”两亲”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干部们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7件。
如今的吕河乡村,晨雾里晃动着清扫的身影,夕阳下闪烁着捞渣的涟漪,夜幕中亮起猪圈的灯光。这些带着泥土气、烟火气的”十八般武艺”,正织就乡村振兴最温暖的底色。(吕 茁)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