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南县保安镇“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每一个民生细节都被悉心关注,每一份群众需求都被全力回应。保安镇黑潭村积极投身其中,干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屈百娃一家的危房改造故事,便是这段温暖征程中的生动缩影。
屈百娃家住在村里的主干道边上,一家6口人挤在略显破旧的50多平米老房子里。房子年代久远,虽然之前做了多次改造,雨季仍偶有漏雨。而比漏雨更大的问题,是屈百娃家人多、房子住不开。
村里开始计划实施危房改造政策时,便想将屈百娃纳入2025年危改计划。然而,面对改造方案,屈百娃却犯了难:家中经济并不宽裕,加之一家6口人居住在一块,他觉得抗震改造不用花钱,便想着先进行简单的抗震改造,好歹能有个基本保障。
黑潭村党支部书记屈珮贞在走访中得知屈百娃一家的顾虑和想法后,深知这家的情况属实不容乐观,简单的抗震改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家人的居住环境。为了说服屈百娃一家接受D级危房改造,干部们开启了一场漫长而温暖的“劝说之旅”。
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多次来到屈百娃家中,与他促膝长谈。一开始,屈百娃总是忧虑经济上困难,一家老小6口人没地方居住等问题,同时对D级危房改造的费用忧心忡忡。干部耐心地倾听,待其说完后,多次详细地为他危房改造的政策补贴细则,告知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自己需要承受的负担不是那么重,并承诺,由村委会协调帮其寻找临时安全住房。
在前期劝说的基础上,镇上下派的包村干部朴浩灵活思维,想到利用村里之前成功改造的案例,为屈百娃描绘改造后的美好生活场景:坚固的新房,温馨的居住环境,再也不用担房子漏雨,人多居住不下的问题。
屈百娃虽然心动,但心中仍有顾虑。干部察觉到他的犹豫,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主动帮忙联系施工队,商讨最经济实惠的改造方案,还四处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建材优惠渠道。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走访,一回又一回的真诚交流,干部的坚持和付出渐渐打动了屈百娃一家。最终,屈百娃下定决心,接受D级危房改造。
施工期间,干部始终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时常到现场查看,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几个月后,一座崭新的房子拔地而起。目前屈百娃一家期待欢欢喜喜地搬进新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感激。“要不是干部们一趟趟地跑,一次次地劝,我们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屈百娃逢人便说。
通过这次危房改造,屈百娃一家的生活即将开启崭新篇章。未来,黑潭村将继续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更多的温暖在这片土地上传递。(供稿:洛南县保安镇)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