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7月29日晚,白河县河街广场上,欢快的音乐流淌,整齐的舞步踏响,交织成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夜练图”。
据了解,这幅和谐图景的背后,是白河县住建局以“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为纽带,主动将群众“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的生动实践。
今年6月12日,河街社区一声“呼叫”直达住建局:广场舞队伍常为音响电量不足发愁,私拉电线又存隐患。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接到“叫应”,县住建局迅速响应,仅仅3天,6个规范安全的电源点便在广场“安家落户”。每个点位“一箱一闸一保护”,彻底解决了舞者们的后顾之忧。
更令人欣喜的是,借电源改造之机,广场照明同步升级,绿化景观得以美化,几个“夜练精品场地”悄然成形,让县城夜景与文化活力相映生辉。
从解决一个广场的用电难题,折射出的是工作机制的效能。白河县住建局推行的“叫应帮解”,已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拓展。
工作人员沉下身子,通过日常走访倾听民声;建立闭环,确保快速响应解忧;事后回访,以跟踪问效温暖民心。
这套组合拳精准发力,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背街小巷积水通了,“停车难”的焦虑缓解了,旱季吃水不便的困扰消除了……一桩桩看似不起眼的“关键小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短短时间,累计解决类似问题1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这标志着该局民生服务实现了从被动响应诉求到主动出击、靠前服务的根本性转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白河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耕“叫应帮解”机制,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始终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让城市发展的温度可感,民生答卷的厚度可触。(供稿:安康市住建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