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7日或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它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开始,阳气收敛、阴气渐长,万物从繁茂走向成熟收获。
一、立秋气候
立秋时节,潼关县桐峪镇依旧延续着夏日的余温,从潼关县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来看,8月4日预计未来24小时内桐峪镇最高气温将升至37°C以上,局部可达39°C以上 。虽说暑热未消,但早晚已能察觉到丝丝凉意,昼夜温差开始逐渐增大。空气中少了夏日的黏腻,多了几分清爽,仿佛在悄悄提醒人们秋天已经到来。
二、传统民俗
啃秋咬走暑气:在立秋这天,桐峪镇的人们也有着“啃秋”的习俗,大家会围坐在一起吃西瓜,寓意着将炎热的夏日“咬住”,告别暑气,迎接凉爽的秋天,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这份秋日的仪式感。还有就是“晒秋”秋风起,晒秋忙,又是一年丰收季,远处,青山绿水,近处,晒秋作画。别有一番风景。
贴秋膘补元气: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往胃口不佳,体重有所下降。到了立秋,秋风渐起,胃口大开,就有了“贴秋膘”的习俗 。在桐峪镇,人们会包饺子或做包子,通过吃这些美食来补充夏天消耗的体力,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储备能量,期待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寒冷。
三、养生要点
饮食清淡防燥:此时虽然到了立秋,但仍处于“三伏天”,暑湿未退,且秋季的燥邪已悄然而起。应适当吃一些有养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莲子、南瓜等。要遵循平衡膳食原则,重点保证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保证足量饮水。避免食用过多辛辣食物,像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要少吃,以防助长肺气,引发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 。虽说有“贴秋膘”的习俗,但也不能一味进补,尤其是患有胃肠道、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更要控制肉食的摄入量。
起居早睡早起:《黄帝内经》提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立秋后应早睡早起,一般以晚9 – 10点入睡、早晨5 – 6点起床为宜,还可争取每天午睡半小时。早睡可顺应阳气的收敛,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呼吸道病变有益。同时,随着早晚温差增大,夜间空调不要开得过低,必要时适当关窗保暖,日常避免空调、电扇直吹脖子、后背、脚部这些血管丰富的部位,防止受寒。
运动舒缓有度:初秋季节,可通过运动来发汗,缓解燥邪。对于桐峪镇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但运动强度不宜太大,微微发汗即可,以免过度劳累损伤阳气。(供稿:潼关县桐峪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