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时代舆论阵地至关重要,守之则安,失之则乱。汉阴县农业农村局持续壮大网上正能量,杜绝“固定表述错误”,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强化思想认识,奠定舆论工作根基
始终将网络意识形态视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局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党中央和上级部门关于网络舆论工作的决策部署。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网络舆情的敏感度和鉴别力。让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工作,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筑牢思想基础,时刻绷紧网络舆论工作这根弦。
完善工作机制,提升舆论监管水平
为确保网络舆论工作有序开展,在信息发布审核方面,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经过业务股室工作人员初审初校、股室负责人二审二校、局政办股或分管领导终审三校,再结合 AI 纠错,有效杜绝了“固定表述错误”,保障了信息发布质量。
与县移动公司合作,实时监测农业农村领域的热点话题和敏感事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制定详细的网络舆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处置流程和回应原则,一旦发现负面舆情或潜在风险,迅速启动预案,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避免舆情发酵升级。同时,对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等网络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明确各平台定位、功能和发布内容范围,严格执行账号注册、使用和注销流程,落实账号实名制,防止账号被盗用或滥用。
壮大网上正能量,传播农业农村好声音
在宣传内容与形式上,以宣传“三农”政策、展示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为重点,运用短视频、漫画等新媒体形式,增强宣传吸引力和感染力,并结合重要节日、农时等节点发布短信提醒宣传活动,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在宣传渠道与平台方面,强化与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合作,主动向《人民日报》《农民日报》《西北信息报》及省市电视台、网络平台等报送新闻素材,及时宣传汉阴农业农村工作亮点和成效。同时,还注重培育“三农”文化,引导和鼓励本地“三农”自媒体创作者、网络达人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培训指导,激发他们创作更多积极健康、富有乡土气息的“三农”网络文化作品。如泰籍华人姚立森为汉阴创作、演唱多首“果蜜红之歌”,营造了良好的创作氛围。
下一步,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将筑牢审核防线,以创新精神丰富传播载体,以乡土情怀讲好“三农”故事,让网络空间成为滋养农业发展的沃土、凝聚农村共识的纽带、惠及农民生活的桥梁,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贡献更强的舆论力量。(陈芸 赵建祥)
责编:曾祥秋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