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紫阳县焕古镇:“小院落”凝聚“大合力” 绘就“千万工程”示范新图景

初秋时节,晌午时分,紫阳县焕古镇焕古村四组村民彭照贵家的院子里格外热闹,村“四支队伍”与四、七组村民代表们搬起小板凳围坐在一起,“零距离”听政策、拉家常、提建议,讨论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院落会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IMG_256

“乡亲们,今年焕古村要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现在已进入关键期,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这也是咱们村发展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千万工程’是2003年由习总书记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名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村支部书记张小磊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着什么是“千万工程”示范村,“说白了,就是国家出政策、给支持,帮咱们把村子建设得像花园一样,产业旺、环境美、乡风好,让咱们的钱包鼓起来,生活更舒心!”

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四组组长王官明率先发言:“这是大好事!咱村底子不差,我举双手支持!”大家纷纷点头附和,就如何挖掘本村特色、发展家乡产业等话题热烈讨论起来,“愿景”在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变得清晰而具体。

IMG_257

话题自然过渡到眼下正火热的人居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整治是好事,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旧房子该改造改造了,旱厕卫生差,一到夏天苍蝇蚊虫多,改成水冲式多卫生,家里收拾干净敞亮了,住着也舒服,儿孙也愿意回来!”联村领导李志忠说道,“农房改造不是‘政府干、群众看’,而是要让乡亲们自己动起来!去年村上吴家梁至土地垭公路沿线20户农房改造后沿线环境明显改善,今年我们通过村民大会、院坝会、干部走访宣传普及农房改造提升、卫生厕所改造等相关奖补政策,目前全村已有48户完成农房改造,在座的也有一些家里都改造了,是不是住的比以前舒服多了!”

村民许治武家的变化最有说服力。以前的院子杂草丛生、杂物乱堆,经过此次改房改厨改厕,如今却成了“小花园”——小院周围的小菜园既规整又好看,门前泥泞的坡路也砌上了整齐的台阶,再也不用出门踩一脚泥,老人孩子出门都踏实多了,这些细微处的变化,也让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环境好了,村子自然就好了,平常大家把家里里外外都收拾干净些,杂物不要乱堆乱放,保持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啊,干干净净的住着心里也踏实!回头我也要把房子改改”“房子改了后,这次暑假孙子回来玩的都不想走了”…大家纷纷表态,共识在交流中凝聚:环境是大家的,面子亮堂了,里子(生活质量)才能更舒服。

IMG_265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哨声。眼下四、七组通村道路修复一直是村里利民的大事,道路狭窄再加上部分道路出现裂痕,给群众生产出行都造成很大困扰和隐患。“路太窄了,错车很危险”“要得,把路修好,娃娃上学、我们出门都安全方便,我举双手赞成”“我也同意!”村民们围绕道路修复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好的,大家同意的请过来签字,等审批通过、资金下来会尽快安排施工!”村支部书记张小磊激动地说道。

院落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意犹未尽的村民们迟迟不愿散去,仍在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未来的规划。这场开在家门口的“板凳会”,不仅是一次政策的宣讲会,更是一次凝聚人心的动员会、汇集民智的协商会,它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产业根基日益稳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民生活蒸蒸日上,焕古村正悄然蜕变,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徐徐展开。(供稿:紫阳县焕古镇)

责编:曾祥秋

编辑:汪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