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镇巴县蚕技站:“三段式养蚕”破局增效 农户家门口增收

近日,镇巴县赤南镇袁家坝村的养蚕点热闹非凡,农户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忙着学习5龄蚕饲养技巧——当地创新试点的“三段式养蚕”新模式正有序落地。这一模式不仅吸引30余户农户主动参与,更精准破解了当地蚕桑产业“用工多、病害多、收益低”的长期困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IMG_256

“以前养一批蚕,光赶老蚕就得熬几个通宵,还总怕爆发蚕病,一年累下来产量质量还上不去。”金蚕子农业负责人坦言,传统养蚕用工需求大、劳动强度高,蚕病一旦发生,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三段协作建闭环,灵活模式点燃农户增收热情

县蚕技站联合企业构建“蚕技站-企业-农户”分工协作的“三段式养蚕”链条,形成高效闭环:首先由集中共育点培育优质三龄蚕苗;接着企业在专业养殖区完成3至5龄起蚕培育;最后将5龄蚕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农户,农户在家饲养7天即可上蔟结茧。

针对农户需求,合作方式灵活多样

一是企业提供用具、药品与技术指导,农户到企业桑园采叶饲养,蚕茧收益按“企业四、农户六”分成。二是企业早晚送叶上门,农户仅负责饲养,按日计发薪资,日均收益稳定在80-150元。

六十多岁的王庭菊是首批8户参与者之一,此前因年龄大无法外出务工,只能靠零散农活补贴家用。“第一次领大蚕时,就怕没经验白忙活。”让她安心的是,企业技术人员每天上门巡检,微信群里还会根据温湿度实时提醒“打石灰防潮”“喂蚕药防病”。首批8天饲养结束,她就赚了1640元,如今养完6批蚕,总收益已近万元。

尝到甜头的农户纷纷“加码”,2户计划年底建养蚕大棚,3户主动申请栽种桑树,房屋条件不达标的农户立即购置大功率换气扇改善环境,“想养蚕、养好蚕”的热情在村里蔓延。

技术护航提效益,扩面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大家看,蚕体出现这种斑点,就是病害早期信号,要及时隔离处理。”在袁家坝村养蚕点,企业技术人员正手把手教农户识别蚕病。除了现场指导,技术团队还建立农户微信群实时答疑,每天上门巡检排查问题,全力保障蚕茧质量与产量。

试点数据显示,采用“三段式养蚕”后,农户饲养的蚕茧病害发生率大幅下降,产量与品质较传统模式显著提升,企业收益也随之增长。(张何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