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高质量发展

陕西金泰化学科技集团:看这支年轻团队如何成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今年以来,神木氯碱聚氯乙烯装置捷报频传,屡获殊荣:10月,惠玉春荣获集团公司“岗位标兵”称号,并在现场会上作专题事迹汇报;4月,张力荣膺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正是装置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缩影。

IMG_256

“真没想到,我们聚氯乙烯装置在集团公司人才建设平台上这么‘出彩’!我们要珍惜岗位,向身边的榜样看齐。”聚氯乙烯装置的巡检工们自豪地交流道。这份自信与骄傲,源于装置在人才培养上的持续深耕。

数据显示,聚氯乙烯装置团队平均年龄仅29岁,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3岁。自装置成立以来,团队始终将人才建设置于首位。昔日青涩的大学生,如今已成长为技术骨干——这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正稳步走向舞台中央,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青涩学子到技术骨干的蜕变之路

回望2020年,第一批大学生怀揣理想北上神木,投身聚氯乙烯装置项目建设。四年间,他们从对化工装置一无所知的“新人”,通过系统培训与实践锤炼,逐步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2024年装置试车阶段,新入职大学生占比高达80%,面对仅有20%经验丰富员工的挑战,装置创新采用“师带徒”传帮带、现场手指口述、系统理论培训等方式,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试车前,一大批大学生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快速的学习能力,成功走上主控、班长等关键岗位。他们以厂为家,不畏艰难,日夜坚守在试车一线,最终确保聚氯乙烯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树立了行业试车人才培养的新标杆。

IMG_256

搭建成长平台,人才培养结硕果

2024年公司机构改革以来,聚氯乙烯装置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一支“朝气蓬勃、敢为人先、技术过硬、团结奋进”的专业化团队。装置创新构建工序技术梯队,全面推行“工序负责人+班组小班长”双轨培养模式,既为优秀技术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有潜力的大学生开辟快速成长的通道。

这一机制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有10名大学生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在班组管理与专业技术领域绽放光芒。他们带领团队深入落实公司“三行动一建设”工作部署,推动助剂国产化替代、二氯乙烷扩容等50余项降本增效措施落地,持续挖掘装置运行潜能。其中,电石单耗指标创历史新低,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团队申报集团公司第二届“五小”项目12项,完成工艺参数与报警逻辑优化358项,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为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注入坚实保障。

创新培养机制,打造人才“蓄水池”

装置高度重视班组这一基层单元的人才孵化作用,创新推行“一人多岗”培养机制。以保障组为“人才池”,通过系统轮岗与岗位实践,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优秀员工经过跨工序、跨岗位的全面锻炼,已能够胜任全流程所有岗位操作。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员工对装置运行的系统性理解,更锻造了他们精细操作与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装置将能胜任两个以上岗位的优秀员工调配至保障组进行重点培养,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人才储备体系,源源不断输送技术骨干,并在各班组辐射培养更多岗位能手,让人才根基越扎越深、越扎越实。

人才是装置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在崇尚技术革新的聚氯乙烯装置,这支不断壮大的新生力量正汇聚成强大合力,不仅为公司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更为化工板块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青春动能。(供稿:陕西金泰化学科技集团 杨忠荣)

责编:李凯琴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