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汉王镇人大紧扣发展脉搏,充分激活人大代表双岗履职作用,以特色产业为笔、以群众需求为墨,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群众增收,书写出强村富民的精彩答卷。
精准把脉明方向 绘就产业发展新蓝图
汉王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知民情、懂乡音”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企业农户,结合本地富硒土壤、海拔气候等资源禀赋,为产业发展精准”画像”。特别是西河村、兴塘村依托广袤耕地资源,代表们反复论证、建言献策,确立以烤烟种植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建成标准化烤烟种植基地,配套建设现代化烘烤设施,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成熟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年均增收超万元,让金黄的烟叶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叶”。
头雁领航聚合力 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县人大代表熊天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他主动承包西河村200亩土地,带头发展烤烟种植。为掌握先进技术,他多次远赴外地学习取经,将新技术、新理念带回汉王。通过建立”田间课堂”,熊天平手把手传授起垄覆膜、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毫无保留地分享种植经验。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加入,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00亩扩展到1000余亩,年产值突破300万元,打造了千亩烤烟种植示范基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牵线搭桥破难题 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针对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人才瓶颈,汉王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化身”协调员””服务员”,积极对接金融机构,争取”产业贷””富硒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帮助农户获得低息贷款200余万元。邀请县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培训10场次,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建立”专家+技术员+农户”的帮扶机制。通过举办返乡创业座谈会、建立人才联络站等方式,吸引2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如今的汉王镇,田间地头烟叶飘香,产业园区机器轰鸣,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汉王镇人大将继续发挥代表优势,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勇毅前行,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更多人大力量!(朱文波)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