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产业作为金渠镇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在规模扩张、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化,猕猴桃产业在销售前端、中期交易、企业合规经营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和矛盾纠纷。为保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我镇积极探索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在猕猴桃产业链中的创新实践,通过前端普法、中期调处、后端体检“三位一体”的法治护航模式,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和企业合法权益。
前端普法:夯实法治根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联合法庭开设“猕猴桃产业普法课堂”。针对猕猴桃种植户、合作社、经销商法律意识薄弱、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问题,金渠镇政府定期开展“猕猴桃产业普法课堂”,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讲,在课堂上一方面开展针对性普法,法庭法官、派出所民警结合典型案例,讲解合同签订、违约责任、产品质量标准等法律知识,帮助农户规避“口头协议”“霸王条款”等风险,另一方面开展互动式教学,通过模拟法庭、法律问答等形式,增强农户的法律应用能力,至目前,共开展普法讲座30余场,覆盖群众20000余人次。推广制式合同,规范交易行为。为避免交易纠纷,金渠镇与眉县人民法院经开区法庭共同制定《猕猴桃购销合同示范文本》,明确产品质量、价格、交付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多渠道广泛推广,一方面线上线下发放,在猕猴桃交易市场、村委会、合作社等地尤其是客商集中收货时间段内免费发放纸质合同,同步提供电子版供农户下载使用,另一方面合同服务,在金渠司法所设立法律咨询窗口,帮助农户审查合同条款,累计审查合同100余份,纠正不规范条款20余处。
中期调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成立猕猴桃产业纠纷调解委员会。
建立健全联动调处机制。成员单位包括:司法所负责提供法律支持、主持协商调解、派出所负责对恶意拖欠等行为形成震慑、协助执行、经济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提供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检测资源、以及各村委会作为信息触角,第一时间摸排上报纠纷、协助属地稳控。确保了纠纷调处具备法律权威、执行保障、专业支撑和群众基础。构建一套高效闭环的“一站式”调处机制。精准施策,分类调解。对于棘手的欠款纠纷,采取“刚柔并济”策略:派出所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存在恶意拖欠嫌疑的进行警示约谈,形成法律震慑;司法所则同步组织调解协商,引导双方依法依规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或一次性还款方案。对于复杂的产品质量争议,则充分发挥经济综合服务中心的专业优势,组织涉事双方进行规范的现场抽样,用科学数据说话。反馈跟踪协议履行情况。调委会对达成协议的纠纷建立台账,由村委会或司法所负责跟踪协议履行情况,确保调解成果“落地生根”,防止矛盾反复。自2022年成立以来,调委会已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猕猴桃销售相关纠纷13起。不仅维护了市场交易秩序,更直接为果农和相关经营主体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00余万元,为金渠镇猕猴桃这一特色富民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法治与和谐基石。
联合派出所打击恶意欠款行为
是联合重拳出击,筑牢果农权益“防护网”。派出所联动司法所强力打击恶意欠款。针对部分外地客商在猕猴桃收购旺季结束后蓄意拖欠、甚至恶意逃废果农血汗钱问题,金渠派出所与金渠司法所紧密协同,打造了高效维权的“绿色通道”,成效显著,切实守护了果农利益。精准化证据固定指导。为破解农户取证难、证据弱的困境,司法所干警与派出所民警主动下沉,指导果农系统收集、保存关键证据,协助整理书面证人证言,并提供规范的欠条、对账单模板,确保每一笔债权都有据可依、经得起法律检验,大幅提升了后续诉讼的胜诉率和执行效率。
处理企业污染导致的群体性纠纷
2022年8月猕猴桃销售即将来临的时间,我镇某水泥厂在排放废气过程中发生粉尘泄漏,导致周边10余户群众种植的猕猴桃果园受到污染,果实表面覆盖大量粉尘,严重影响果品外观与生长,果农情绪激动,集体前往企业讨要说法。事件发生后,镇政府第一时间介入处理,积极协调稳定群众情绪,同时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为最大限度减少果农损失,镇政府联合农业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使用无人机高空吹拂及喷水清洗等方式,对污染果面进行物理去尘,减轻粉尘附着,挽救部分受损果实,初步控制损失扩大趋势。
在此基础上,镇政府进一步组织农业检测评估单位开展损害评估工作,依据检测报告准确核定损失规模。随后,镇政府牵头搭建沟通平台,多次组织水泥厂负责人与果农代表进行协商,积极引导双方理性沟通、依法依责确定赔偿方案。经过反复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水泥厂同意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并及时兑现补偿款,切实维护了果农合法权。
后端体检:法治护航企业,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面风险排查。通过查阅文件、访谈负责人、流程复核等方式,重点针对企业合同管理的规范性、知识产权保护的完整性、用工制度的合法性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等环节进行细致审查。2020年度累计出具法律意见书10份,帮助企业识别并堵塞各类管理漏洞和风险点30余处,有效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合同违约、侵权责任及劳务争议等问题。二是强化合规培训。聚焦冷链物流及果蔬仓储行业特点,我镇组织开展了多场专题法律培训,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树立依法经营意识,明确主体责任。培训内容包括原料采购、贮存卫生、污染物处理等实务环节,增强了企业防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经验启示
普法需精准化,深入调研产业链各环节的实际需求,针对企业类型、规模及发展阶段提供差异化法律知识普及与政策解读,增强其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调解需多元化,整合行政、司法、社会力量,形成化解合力。服务需常态化,将法治体检纳入企业监管体系,实现长效治理。定期开展法律风险排查与合规评估,推动企业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持续营造法治化、规范化市场环境。(供稿:眉县司法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