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千阳县崔家头镇:“三污”治理让村子长久美

今年以来,宝鸡市千阳县崔家头镇把”三污”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98%。镇里不光改厕所,还把垃圾分类、污水处理一起抓,探索出一条生态振兴新路径。

老百姓常说:“村里环境好不好,厕所是面镜子。”走进崔家头镇,你会发现这里的村庄干净整洁,过去村头巷尾的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污水管网和规范的垃圾分类点。

“335”模式:三治齐发力

崔家头镇镇长李明介绍,镇里围绕垃圾、污水、厕所粪污这”三污”问题,创新实施”335”治理模式,逐步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环境问题。

“过去村里的旱厕又脏又臭,夏天蚊蝇乱飞,冬天冷得不行。”今年65岁的崔家头村村民张大爷回忆道,“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水冲厕所,干净卫生,还不臭。”

据了解,崔家头镇从2015年开始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到现在已累计完成768户改造任务。2025年,他们把重点放在了提升卫生厕所使用质量和粪污处理上,形成了”资源化利用”的闭环链条。

“我们家的厕所粪污通过管道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变成了有机肥,又回到了果园里。”黄里村果农王师傅说,这样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省了买化肥的钱。

污水治理方面,崔家头镇今年投资450万元在镇区核心区域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污水收集主干管道4770米,接户管2898米。在黄里村还新建了一座大三格式化粪池,提升了雨污分流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崔家头镇把污水治理与黄里农耕文化体验园建设结合起来,让原本单调的污水处理设施变成了景观的一部分。”千阳县环保部门负责人说道。

垃圾治理也有新招。今年崔家头镇新购置垃圾桶230余个,在村里合理布局。推广”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管理模式,动员农户清理”三堆三乱”,累计整治乱堆乱放50多处,清运垃圾14余吨。

“过去垃圾都是混着扔,现在家家都学会了分类。”崔家头村村民李阿姨说,“村里还推出了’红黑榜’和积分制,大家都挺自觉的。”

全民参与: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在崔家头镇黄里村涧口河组,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清理村道两旁的杂草。

“这是我们村的党员志愿队,每周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村支书说,通过党员带头,带动了全村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

崔家头镇党委书记张文解释说:“环境整治不能靠一时的突击,更不能只靠少数人的努力,必须发动全民参与,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

为了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崔家头镇开展了”五美庭院”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将环境治理融入乡风文明建设,还把环保要求纳入了村规民约。

“我家去年评上了’五美庭院’,村里还给了奖励。”黄里村村民赵大妈自豪地说,“现在大家比着干,谁家环境不好都不好意思见人。”

镇里还建立了常态化监督机制,实行”日督导、周调度、月总结”,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刚开始推行’三污’治理时,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是’折腾’。”崔家头镇分管环境的副镇长王军回忆,“我们就挨家挨户做工作,让村民看到整治后的效果,慢慢地大家都支持了。”

环境变美,产业跟着活起来

环境整治不是目的,而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崔家头镇的实践证明,“三污”治理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激发了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黄里村的农耕文化体验园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个3A级旅游景区正是借助环境整治的东风,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吸引了大批游客。

“以前村里脏乱差,谁愿意来啊?现在环境好了,去年我们村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黄里村村主任告诉记者。

崔家头村村民老李前几年返乡创业,开办了一家奶山羊养殖场。“没想到现在村里环境这么好,养殖场的粪污通过处理变成有机肥,又用到了果园里,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老李说,去年他的养殖场收入突破了50万元。

环境好了,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更足了。崔家头镇的精品果园面积不断扩大,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2%。

“崔家头镇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千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三污”治理不是简单的环境整治,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在全县推广这一做法。

村美民富: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记者在崔家头镇采访时,经常听到村民们说:“现在的日子,比过去想象的还要好。”

崔家头镇的实践表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一时之功,而是持久战。通过创新”三污”治理模式,发动全民参与,将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由”一时净”到”长久美”的转变。

“崔家头镇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到了实处。”省农业农村厅专家认为,在乡村振兴中,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崔家头镇党委书记张文展望未来说:“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让村民在优美环境中生活,在绿色发展中致富。”

走在崔家头镇的村道上,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容、优美的环境、幸福的笑脸。这里的人们正在用双手描绘着一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写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供稿:千阳县崔家头镇)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