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榆林市第十中学地理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副校长马刚、纪检书记曹艳娥、教务处副主任陈帅及地理教研组参与听评课。
本次同课异构由高一地理备课组的高亚峰和高远老师执教,授课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时长20分钟。两位老师精心备课,深挖教材,巧妙设计,呈现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地理课例。
高亚峰老师创设情境,提问设疑——“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为什么使全球气候变暖?”;随后借助图示讲解原理,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让学生对照图例表述,内化知识;再释疑开篇提出的问题,并应用原理回答相关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高远老师以生态环境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循循善诱,采用“小步走,多回头”的教学策略,让知识点反复“再现”,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使用实践图示法增强了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课堂尾声倡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渗透德育理念,实现教学主题升华。整节课思路清晰,语言幽默,师生互动良好,是一堂有趣有效有用的优质课。
展示课结束后,地理组随即组织评课活动。老师们重点就本节课的设计和课堂组织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既指出了课堂中的闪光点,也提出了细腻中肯的建议。比如,整合挖掘课本内容,体现“大单元”教学的思想;注重教学过程与知识生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等。(高亚峰 高远)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