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腊八过后,远在他乡外的故乡越发的勾人心神。
腊月的寒风带着一丝凛冽,却也夹杂着浓浓的年味。每当这个时候,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强烈的回家的冲动。对于我来说,回家意味着回到那个被秦巴环抱、汉江滋养的美丽小城——紫阳。
回家的路,迢迢复迢迢。不管多远,也要回家,因为家乡是归途,是归属!
紫阳的山水藏着童年的笑声,印着成长的足迹。
踏上回家的旅途,车窗外的风景如一幅幅流动的画卷。秦巴巍峨,像是守护着家乡的巨人,他们肩并肩、手挽手,用坚实的臂膀为家乡撑起一片晴空。山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又像是母亲轻柔的纱巾,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凉意,却也让我感受到家乡的熟悉与亲切。
汉江水,波光粼粼,像是母亲温柔的目光,静静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我心中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涛声诉说着家乡的变迁与故事,让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和小伙伴们在河边嬉戏玩耍,追逐着江面上的蜻蜓的扁舟,欢声笑语回荡在江水之上。
当车轮穿行隧道,跨越山河,紫阳站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处的文笔山,这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坐标。文笔山的轮廓在岁月的长河中从未改变,它如同一位默默守护家乡的长者,静静地看着游子离家、成长、归来。
从若隐若现的满心期待到清晰明了的心潮澎湃,县城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宁静与古朴,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街道两旁的房屋,依旧是那青砖黛瓦的模样,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拔地而起的高楼林立,是新生的力量,号召着游子踏上归途,建设家乡。
紫阳县县。
鬓毛渐衰,乡音未改。一句乡音,一句方言,是家的独特声符。
远在异乡,日复一日的说着普通话,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底色。当下了列车,踏上这片土地,耳朵听到了熟悉的乡音,街道的喧嚣声,集市的叫卖声,江面的汽笛声,声声入耳,一句家乡的问候:“吃饭了没有?”,唤醒一切的情感。
山珍海味,不如家乡的土味。游子归来,家乡的美食是最好的款待。
腊月回家,紫阳蒸盆子是慰藉游子的压轴菜。猪蹄的醇香、莲藕的清甜、四季豆的软糯,各种食材的鲜美在口中交织,碰撞出独特的美味。
在腊月的寒冷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蒸盆子,喝着香浓的紫阳富硒茶,其乐融融。每一口蒸盆子,都像是在品尝着家乡的味道,每一口茶,都像是在回味着童年的记忆。
家乡,游子,双向奔赴。家乡因游子的成功而骄傲;游子因家乡的美好而自豪。
家乡欢迎游子逛逛首个AAAA级景区(陕甘茶马古道景区)。去瓦房店会馆群看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去走茶山步道强身
时隔一年,旧貌换新颜。
回到自己的村庄,记忆中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了露营聚会的天堂;山腰林间长出了温柔乡,曾经无人问津的山野一角,如今是游人纷至沓来。原来我的家乡,是他人的故乡。半亩茶园木鱼茶宿
见青·露营ENCOUNTERING NATURE隐居乡里·花婆婆民宿花婆婆民宿二期小木屋夜幕降临,家乡的夜空星星点点,像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星空之下是灯火通明的小城,小舟泛江带来一尾星河,为城市创造鲜活的记忆。画舫·游汉江
今年回家过年吗?我说的是回紫阳。
街头巷尾弥漫着熟悉的烟火气,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每一勺都是浓浓的乡愁。父母盼归,老友重逢,年味就在这里;倦鸟归巢,游子当归,只有回到这里,年才有了真正的味道,心才找到了栖息之所。
紫阳。等你回家。欢迎你回家。(来源:紫阳县文旅局 原创:权宇轩 贺健宁 薇莱)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