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陕西历史文化名镇:旬阳市蜀河镇

汉水汤汤,自秦岭深处奔涌而出,在陕南的崇山峻岭间蜿蜒流淌。在这条大河与蜀河交汇处,一座千年古镇静卧山水之间——这就是陕西旬阳市蜀河镇,第六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走进蜀河,仿佛翻开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每一页都记载着汉水文化的璀璨篇章。

IMG_256

远眺蜀河古镇

蜀河镇自古以来就是陕南交通咽喉要道和物资集散地,西达川汉、北上关中、南下鄂西、东进中原,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水陆码头,在早期的商业繁荣、农业生产等文明演变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素有“小汉口”之美誉。据《旬阳县志》记载,早在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就在此置兴晋县,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蜀河镇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颇多,现存挂牌古民居102处,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点9处。

IMG_257

黄州馆

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历史的回声清晰可闻。蜀河镇街区明清建筑群保存完整,文化多元,“三横九纵”,格局完整。“石头墙”“马头墙”“铺板房”等独特地方元素明显。黄州馆、杨泗庙、清真寺、三义庙等明清时期古建筑景态各异;八家巷、乾益巷、永安巷、沈家楼等古街小巷幽深静谧;电报局、当铺、钱庄、王公馆和古民居等见证昔日繁荣;水文石刻、千年五指柏、巨象伸鼻、古井甘泉、村野绣楼等古迹别具一格。这些历史的印记,让蜀河的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岁月的沉香。

蜀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丰富多彩,船工号子、汉水民歌、花鼓戏、汉调二黄、皮影戏、蜀河双彩车、蜀河八大件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昌盛。每逢节庆假日,古镇人潮涌动,各种文旅活动热闹非凡,传统文化在古街巷中上演,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千年古镇、诗意蜀河。清晨,薄雾笼罩着汉江水面,渔舟点点,构成一幅水墨丹青;傍晚,夕阳为古镇披上金色纱衣,炊烟袅袅,宛如世外桃源。游客可以在杨泗庙感受船帮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黄州馆欣赏精美的砖雕艺术,在古街巷体验原汁原味的古镇烟火气,在汉江边领略“秦巴山水画廊”的秀美风光。

蜀河的美食是一部用味蕾书写的文化史。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蜀河八大件”的香气在古镇氤氲,还有油包子、麻花、凉皮等,这些传承数百年的技艺,不仅满足了食客的味蕾,更延续着古镇的文化记忆。

IMG_259

游客在鸣盛楼打卡游玩

秦巴掩映古镇曾迎南船北马,蜀汉相交会馆高唱楚语秦声。站在蜀河古镇的高处远眺,汉水依旧奔流不息,古镇在新与旧的交融中焕发着勃勃生机。蜀河,这颗汉水之畔的文化明珠,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寻访。在这里,每一块青砖都在诉说故事,每一道美食都蕴含记忆,每一首民谣都传唱乡愁。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华彩篇章。(来源:旬阳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蜜)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