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快走!非遗表演队都快到路口啦!”“带上孩子,顺便逛逛市集,今晚肯定热闹!”
8月22日傍晚,留坝县火烧店镇中西沟村的乡间小道上满是欢快的人声,村民们或牵着孩子、或邀着邻里,脚步匆匆却满脸笑意,朝着星空稻田公园的方向聚拢。2025年“四季村歌”陕西省示范展示活动暨留坝县火烧店镇“稻田追光・星空音乐会”,正伴着微凉的晚风,酝酿着一场精彩的相遇。
还未走到主舞台,道路两侧的市集便先勾起了人们的兴致。刚调好的留坝面皮香气扑鼻,手工木雕的小动物摆件憨态可掬,绣着秦岭花鸟的布艺挂件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摊主们笑着递上试吃的美食,烟火气与文化味在摊位间流转。而更吸睛的是舞台旁的乡村道路上,7支非遗文化展演方阵早已整装待发,红绸、彩龙、锣鼓道具整齐排列,成了主会场旁最亮眼的“预热风景”。
18:30,随着一阵清脆的锣鼓声响起,非遗展演正式开场。道路上,秧歌队员身着红蓝彩衣,踩着欢快的鼓点扭动腰肢,手中的红绸时而甩成弧线,时而叠成花形,引得路边观众跟着节奏拍手;板凳龙队伍更是热闹,队员们手持彩龙道具,脚步灵活地穿梭走位,欢笑声与鼓点声交织在一起,将现场气氛瞬间拉满。这场在乡村道路上展开的展演,仿佛是为音乐会量身定制的“开场序章”,顺着道路的走向,自然地将观众的目光引向主舞台。
当道路上的展演落下帷幕,稻田旁的主舞台灯光骤然亮起,“四季村歌”的旋律随即在田野间回荡。《戏说留坝》用俏皮歌词串留坝特色景点,一开口就让观众眼前一亮;《一梦到青桥》带着古驿道的悠远韵味;《美丽沙坝》用轻快的节奏,勾勒出沙坝村和谐发展的乡村画卷;《西河欢歌》更显热闹,演员们挥舞着竹筐,把下西河村人家的幸福生活唱进了观众心里。表演者们站在稻田间搭建的舞台上,用歌伴舞的形式将家乡特色娓娓道来,让在场者仿佛循着歌声,走遍了留坝的每一寸土地。
“从城固特意赶过来,真是来对了!”看完村歌表演,游客郑小红举着刚拍的视频笑着说,“在路边看了秧歌、滚板凳龙,还有特别精彩的打铁花,留坝的夜晚太让人难忘了!”
夜色渐浓,稻田上空突然亮起一片微光,一场无人机表演秀悄然登场。500架无人机在空中缓缓变换队形,先是化作紫柏山的巍峨轮廓,随后又呈现出张良庙古色古香的门楼,尽显秦汉风韵,最后定格成火烧店星空稻田公园、农耕欢歌等特色旅游点,满满乡村野趣。璀璨的光影与脚下金黄的稻田相映成趣,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生怕错过这梦幻的瞬间。
无人机渐渐落下,两场震撼的非遗表演接力上演。主舞台上,非遗传承人身着传统服饰,手持滚烫的火壶灵活腾挪,壶口喷出的赤红火焰在黑夜里划出灵动弧线,时而绕身盘旋,时而冲天而起,灼热的温度仿佛透过空气传递到观众席,引得阵阵惊呼;与此同时,稻田之中,打铁花匠人抡起长勺,将千余度的铁水奋力抛向夜空,再以木板精准击打。刹那间,万千金色火花如星河倾泻,在翠绿稻穗的映衬下绚烂绽放。观众们屏息凝神,待铁花坠落、火焰收势,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手机闪光灯连成一片,与非遗艺术的光芒共同点亮了稻田星空。
“在家门口就能看这么棒的晚会,看着游客们喜欢咱火烧店,我心里特别骄傲!”村民张凯望着眼前的景象,语气里满是自豪,“现在咱火烧店名气越来越大,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
这场在稻田星空下举办的星空音乐会,早已超越文艺表演的范畴,是留坝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活动让非遗文化走出展馆,在乡村道路上、主舞台间、金黄稻田里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让更多人触摸到传统技艺的温度;同时,也以文旅融合为纽带,将留坝的山水风光、人文底蕴与乡村风情融入展演,把小城的魅力与故事传递给更多人,让乡村在文化与旅游的交融中,展现出更鲜活的生命力与吸引力。(来源:留坝发布)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