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安创建

千阳:勇毅创新 法润心田 全力打造网络普法新高地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千阳县严格执行普法责任制,勇毅创新普法形式,拓展普法网络,挖掘法治文化,不断延展数字媒体矩阵,丰富数字普法载体,强力推进特色普法IP打造,打好重点领域“攻坚战”,织密合法权益“保护网”,筑牢民生幸福“安全堤”,构建起“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网络普法新格局,提升群众学法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让普法宣传更“接泥土”“入人心”。

高点统筹组织协调

构建网络普法合力

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以新技术新媒体赋能精准普法”,融合“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展开普法,倾力打造新媒体普法“一部门一精品”,“一镇(街)一亮点”框架。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支持运用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和无障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等文件精神。县人大、县政协每年对各部门各单位新媒体普法工作进行视察和调研,做实普法工作,凝聚普法合力关键。各镇、各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彻底改变了以往由普法工作由主管部门“独舞”逐步发展为各部门“大合唱”,切实形成网络普法合力。

突出法治宣传重点

提升网络普法针对性

开展宪法、民法典专项普法。通过联通、移动网络信号向全县干部群众发送法治短信,累计达100万用户;发挥普法文艺宣传队作用,结合县域实际,编制排练了快板《普法宣传结硕果》、小品《手机里的发财梦》、《彩礼风波》等法治作品,通过快手和抖音直播平台推送,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普法谚语,诙谐幽默的普法小故事,吸引粉丝量达20余万人。推广深化“老闫说法”讲堂,“老张说事”直播等形式,使法律法规知识入脑入心。每年举办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党内法规等网络答题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宣传活动。

抓好青少年普法教育。拍摄快板《学法律 筑信仰 人生路上不迷茫》普法视频,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各学校积极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专项行动,通过制作法治微视频,下载网络法治教育公开课、网络普法短剧展演等系列活动。既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又使他们得到法治气息的熏陶,启文小学选送的《小快板话安全》被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司法厅表彰为2024年度全省优秀红色法治文化一等奖;

延伸法治文化触角

烘托网络普法氛围

突出农村基层乡土气息法治宣传厚重积淀,推动“枯燥说教”的法律条文向“生动演绎”转变,实现普法“有形有声、入脑入心”。以千阳“三贤”中段秀石、郭钦刚正不阿历史人物的榜样,积极挖掘传统法律文化,打造法治人物、法治遗存、法治典籍、高规格法治文化公园4个,法治文化广场3个,法治文化一条街2个;在全县65个村3个社区和市民办事大厅安装法律服务自助终端75台,使群众有法律疑惑,通过自助终端既可以可视直接与律师和所办理法律事项的人员咨询,也可以将自己所需的法律问题通过网络进行预约,实现了法律事务“一键办”“网上办”,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使法律文化资源立体呈现。

千阳县司法局深入探索20年内发生的各类民事、刑事等知名地标中蕴含的法律典故,编印《法网探秘--千阳命案录》;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将法律要求转化为全民法治行为习惯,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建强基层普法队伍

发挥普法人才能动性

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三缘”优势,发挥乡情、亲情、友情“三情”资源,按照“培、育、选”方式,积极发掘培育群众身边的“法治带头人”,通过拍摄短视频、参与网络直播等形式,开设各领域话题,从不同角度宣讲法律。全县446名镇村“法律明白人”响应号召,以县司法局建立的普法工作群为“统线”,镇司法所普法工作群为“主线”,村级普法工作群为“末梢”,不定期转发全国各地拍摄“法律明白人”系列普法短剧,通过微信群、大喇叭,用基层群众听得懂的“乡音俗语”开展普法,激发基层普法内生动力,用法治力量护航乡村振兴。县司法局网络普法团队通过拍摄《灭火》、《新路》等短剧等方式开展线上普法活动,通过网络开展法治教育方式方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视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以群众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形象诠释法律知识,有效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

下一步,千阳县将继续开拓创新,加大网络普法力度,创新网络普法形式,全方位展示“八五”普法成果,全力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快推动法治千阳建设,为千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供稿:千阳县司法局)

责编:刘迪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