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安创建

府谷公安:“指尖”小警务做亮大民生

“真是便捷,足不出户就把户籍办好了,省时又省力!”8月31日,府谷县公安局庙沟门派出所辖区居民闫先生通过企业微信联系民警,称自己要为小孩上户,但因各种原因不能到派出所办理,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立即和闫先生进行沟通联系,第一时间为其办理了户籍业务。

这一便民服务是府谷公安利用“智慧指尖警务”平台精准服务的一个缩影,这背后,是府谷公安聚焦建设“百强公安”新目标新定位,针对传统公安基础工作模式弊端和警力相对不足的现状,推行实施“群众不跑腿、民警少跑腿”警务效能改革,借力政务微信平台,创新推出“智慧指尖警务”,探索出一条现代科技应用与传统警务模式融合创新的路子。经过半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精准防范、便捷服务、实时采集、动态管理”的“零距离”警务工作模式,已成为警民“连心桥”、平安“前沿哨”、反诈“快递员”和社会“减压阀”。

创新服务群众新方法

“关键时刻还的看你们公安民警,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民警察的高效和热忱,非常感谢你们”,刘女士说到。4月15日,府谷县城中心城区开展疫情防控封控演练,刘女士尝试通过“智慧指尖警务”平台向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求助,自己孩子拉肚子,因疫情防控演练买不到药,得知情况后民警迅速协调将药送到刘女士手中。

按照“数据在云上、服务在网上、运用在指尖上”的思路,将业务办理、报警求助、纠纷化解、投诉建议等公安服务类项目转移到微信对话窗口,利用“人工+AI智能回复”实现了与群众24小时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群众意见诉求,打造一站式满足群众服务需求,线上实现业务办理、线索举报、问题解答等多种功能的平台,最大限度节省群众的办事时间和成本,让服务群众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警民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实现“群众不跑腿、民警少跑腿”的工作目标。“智慧指尖警务”平台推广应用以来,目前已添加辖区居民13.3万人,共受理回复群众咨询46.9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487件。

构建基层治理新模式

7月6日,府谷镇居民郝先生通过企业微信联系到警务室民警,自己丢失驾驶证和身份证,心里万分着急,向民警求助。民警通过“智慧指尖警务”平台1小时后便将郝先生的丢失的证件找回。郝先生感叹,“本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真找回来了,民警办事效率真高!”

公安之“治”,首在基层。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通过“智慧指尖警务”平台添加辖区行业场所从业人员、一般群众为好友并组建警企共建群、行业场所交流群等各类群聊,能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有力的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工作中,推行重点单位、行业场所“实地+线上”日常管理模式,民警在现场检查的基础上,通过线上复检抽查、整改视频图像上传等方式,及时、便捷开展日常监管、台账更新等工作,实现了安全管理便民利警,有效节约警力、精力,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的良好局面。“智慧指尖警务”平台投用以来,动态检查行业场所、重点单位2870家次,化解矛盾纠纷149起,各类可防性案件数同比下降25.3%。

打造防范宣传新阵地

6月21日,城关派出所民警通过“智慧指尖警务”接到辖区居民石某某、郭某求助称,有人打电话自称榆林市公安局民警,要求二人配合调查。民警调查发现,来电号码是诈骗电话,立即制止了石某某、郭某准备配合调查的行为,并向其讲解了有关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手段和防范知识,成功阻止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工作中,按照“面对面”“应加尽加”的原则,将辖区16至70周岁重点年龄段群众逐一添加为民警“微信好友”,并按照“两代表一委员”、行业场所从业人员、工作对象、一般群众等9大类81小类实行标签分类,同时逐一注明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同时,根据治安形势,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利用标签分类,一键搜索需要提醒的群众,按地域、行业等精准推送相关安全防范知识和典型案例,避免了大水漫灌式宣传给群众带来的“受众疲劳”。特别是针对重点人群,可通过“签收确认”功能进行反复提醒,切实提高了防范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精准、便捷、常态防范宣传。同时,实时开展线上反电诈预警,及时劝阻电信诈骗。今年以来,利用“智慧指尖警务”平台积极推送各类反诈宣传视频30个。推送反诈宣传、安全防范、疫情防控等各类信息4万余条,受益群众达到10万余人,电信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24%。

“智慧指尖警务”工作的走新走实,不仅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道,密切了警民关系,而且解放了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现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魏洋 赵震)

责编:刘涛

编辑:李欣阳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