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安创建

岚皋县司法局:锄头划出公平线 汗水浇灌和谐田

春耕时节,泥土芬芳。在花里村一处争议田埂旁,两把老锄头“沙沙”地在土地上划出一道深痕,岚皋县司法局南宫山司法所长丁勇和派出所民警陈义权直起腰擦了把汗:“老叶、老夏,咱们按老地契和新测绘数据,界线就定这儿!”争执半年的两户人家终于点头。这已是本月他们调解的第3起涉农纠纷。

IMG_256

4月2日中午,接到派出所建议联调电话后,南宫山司法所联合平安办组成调解小组,直奔争议地块。没有会议室,田垄就是“调解桌”;没有投影仪,泛黄的老地契就是“证据图”。“界线偏一尺,收成差百斤!”双方情绪激动时,平安办汪孟元一把抄起农户的锄头:“走,去地里量个明白!”民警郭小菊蹲下身,用树枝在松土上复刻图纸坐标。阳光渐烈,调解人员的制服后背结出盐霜,但划界的动作一丝不苟——新挖的界沟笔直如墨线,边上特意栽下两丛界标的野菊。

IMG_256 “农村纠纷光讲法条不行,得用乡亲们听得懂的方式。”丁勇所长翻开磨破边的调解日志。去年秋收时,他们用“玉米秆计数法”化解过晾晒场争端;今春又借“老槐树影定位”解决了宅基地纠纷。这次调解前,团队已做足功课:查阅土地承包档案、走访村民核实口头约定、用GPS复核地块坐标。

“可别小看这根木桩。”民警蔡楼捶着酸痛的腰说,“它一头连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一头系着乡规民约。”调解完成后,团队并未离开,而是召集附近村民开起“田埂普法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到“新时代枫桥经验”,案例变成鲜活的教材。

夕阳西下,新划的界线旁,两家人合力种下一排四季豆。“种子会记住公平的位置。”张某递来的搪瓷缸里,倒映出司法所干部的笑脸。

在广袤乡野,法治的根系正顺着这些沾满泥土的脚步延伸。今年以来,岚皋县司法局南宫山司法所已成功调解涉农纠纷8起,其中90%当场履行。正如那柄被警民共同握过的锄头——在土地深处刻下的是界线,在群众心里收获的是一份信任。(刘雪玲)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