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平安创建

洋县纸坊街道:法治课堂“干货”足 护航成长“法治路”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正处于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一句随意的谣言、一次看似“玩笑”的霸凌,都可能对他们的成长造成深远影响。

近年来,洋县纸坊街道高度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在辖区学校内多次协助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筑牢青春防线,为每一位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以案释法,警钟长鸣

洋县纸坊街道司法所结合真实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IMG_258
案例一

毕业班学生张某,因缺乏学习兴趣,常与校外闲散人员交往。后来,他伙同他人对同班同学李某实施围堵、掌掴,还将视频上传网络,造成恶劣影响。最终,张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法律提醒:

《刑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重伤、抢劫、放火、惯窃罪或者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具体确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应根据案件情况慎重考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明确,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但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
案例二

初二学生李某沉迷网络游戏,轻信QQ群中“免费送皮肤”的广告,结果被诱导骗走母亲银行卡内1800元,发现被骗时,为时已晚。

法律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警惕网络“免费福利”陷阱!

切记“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一旦受骗,立即告知家长并报警。

自我保护实用锦囊

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三步法(保持冷静-寻求帮助-勇敢说no)

同学们对霸凌时要做到事中保持冷静、事后积极寻求帮助,保护自己前提下记录证据、遭遇欺凌应勇敢说“不”并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

网络安全三不法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面对网络上反常诱惑要善于辨别真伪,多于父母老师沟通,对于涉及到钱财、隐私的不轻信。对于网络上陌生人,尤其主动询问家庭信息,了解父母去向的陌生人要做到不透露。始终坚守最后底线做到不转账,牢牢守住钱袋子。

自我保护热线/求助渠道:

当遇到不法侵害,请第一时间与当地司法机关联系。

法治如灯塔,照亮青春前行的航路;规则如尺规,丈量青春成长的轨迹。这次活动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下一步,纸坊街道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开展更多普法活动,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愿法律的理性之光,能照亮每一位少年的梦想;愿规则的公平之尺,能护航每一个青春的绽放。守护“少年的你”,我们始终在路上。(杜建春)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佳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