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是检验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试金石”。安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旗插在防汛最前沿,通过政治领航、机制创新、能力淬炼,推动党建与防汛业务深度融合,构建起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防汛指挥调度体系,以精准施策守护安康安澜、保障人民安全。
始终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绝对忠诚引领防汛工作方向。深化理论武装。紧扣“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实践要求,结合安康江河溪沟密布、地质条件复杂、气候环境多变、洪涝灾害频发的防汛工作实际,通过专题研学、一线调研、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转化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行动自觉。压实责任链条。发挥防汛指挥机构统筹作用,健全“市级领导联县区、县区领导包镇办、镇办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重点户”四级包保机制。今年以来,落实县、镇、村三级责任人1.05万人,将责任贯穿监测预警、巡查防护等全过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闭环体系。强化担当作为。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汛期推行“三下沉”工作机制,即领导带着问题下沉解难、科室带着任务下沉帮扶、专家带着技术下沉支招。每逢强降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深入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镇低洼地带等关键部位,参与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以实干笃行践行初心使命。
坚持以组织协同打破部门壁垒,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防汛工作格局。支部联建聚合力。联合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完善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业务共研、应急共商机制。通过主题党日、汛期巡查、技术研讨,实现汉江干支流数据共享、精细化预警联动、水库错峰调度协同,凝聚“1+1>2”的防汛工作合力。科学调度提效能。建立应急管理“研指处”实战指挥机制,全天候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强化研判、指挥、处置,推动信息协同、高效联动。出台防汛关键期重点行业部门联合值守机制,整合水利、气象、水文监测系统至市防汛抗旱决策平台,抽调住建、交通等部门业务骨干联合值守,加密会商研判,动态调度指挥。建成“风险态势一图通”,整合雨情、地质灾害点等数据,实现“一图知风险、一网管调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精准叫应达末梢。制作临灾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流程图,明确蓝、黄、橙、红四色暴雨预警信号对应的市、县两级预警叫应内容。设立党员先锋岗,严格落实预警叫应规范,构建“预警一叫应一处置一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通过电话、微信群、智能外呼系统,实现与镇(办)、村(组)的直接连通。今年已累计精准叫应基层责任人1.2万人次、转移避险3.9万人次,切实将预警信息转化为实际避险成效。
坚持聚焦实战需求强化能力建设,以专业素养保障防汛效能。战训融合砺精兵。推行“党员师徒带教”,由经验丰富的党员“一对一”传授汛情研判、应急处置技能。常态化开展情景构建应急演练,模拟流域洪水、城镇内涝等场景,结合省内外案例复盘总结,推动经验转化为实战能力。专家智库强决策。组建应急、水利、气象、地质等领域党员专家库,汛期邀请专家参与会商、现场指导。党员带头参加省市培训,开展“党建+业务”融合培训,深化桌面推演、一线演练,今年全市累计培训各级防汛责任人4.2万人次,提升队伍专业水平。纪律护航铸铁军。紧扣防汛“五个必须”纪律要求(在岗在位、响应及时、研判精准、处置果断、闭环管理),将党风廉政建设深度嵌入防汛工作全流程。通过警示教育学习、典型案例通报、廉政谈话提醒等方式,拧紧党员干部纪律发条,以铁规铁纪推动防汛减灾责任落实,锻造作风过硬的“应急铁军”。(来源 | 安康应急管理 安康日报)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