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我国迎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全面推进灾害风险防范工作。丹凤县花瓶子镇依山而建,受地形地貌与气候条件影响,汛期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突出;同时,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生产生活用火用电、乡村道路交通等领域隐患交织,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丹凤县花瓶子镇全面动员、多措并举,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强化宣传教育,夯实思想根基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思想防线须臾不可松懈。丹凤县花瓶子镇坚持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推进。线下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防灾减灾专题讲座,围绕地震避险、洪涝自救、火灾逃生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张贴警示标语,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线上依托微信群、公众号平台推送灾害防范知识,定期开展线上知识问答,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推动“人人讲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深化隐患排查,消除风险萌芽隐患排查
治理是防灾减灾的核心环节。丹凤县花瓶子镇建立“专业排查+群众自查”联动机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学校、卫生院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风险隐患动态监测。同时,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自查自纠,重点关注房屋墙体裂缝、地基沉降、山体异常变形等情况,及时上报安全隐患线索。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开展实战演练,提升应急效能
为实现“个个会应急”的目标,丹凤县花瓶子镇常态化开展多场景应急演练。结合辖区灾害特点,组织地震应急疏散、火灾扑救、山洪避险等实战演练,模拟灾害发生、预警发布、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全流程,让群众在实践中掌握应急逃生技能与自救互救方法。同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急救包、应急照明设备等物资,并定期开展维护保养与更新补充;指导家庭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制定个性化应急方案,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四、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共治格局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丹凤县花瓶子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建防灾减灾服务队,深入村组开展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培养青少年安全意识;倡导群众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自觉遵守安全规范,不占用消防通道,规范用火用电行为。通过多方联动、全民参与,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网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防灾是民生的底线。丹凤县花瓶子镇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此呼吁全体居民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隐患排查与应急能力提升,共同筑牢安全屏障,守护花瓶子镇的平安与美好!(供稿:丹凤县花瓶子镇)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