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站都站不稳!”2025 年 9 月 4日正午,紫阳县瓦庙镇热浪灼人,75 岁的杨开明突发急病,血压骤降。家属慌乱之际,一场 “零耽搁” 的救援迅速展开 —— 从拨通求助电话到患者进县中医院手术室,全程仅 1 小时 17 分。这背后,是瓦庙镇 “网格联动 + 医共体救治” 的深度实践,更是 “六个一” 网格服务与 “心电一张网” 织就的健康防护网。
救援的起点,是一张 “救命卡”。杨开明家属慌乱间想起镇里 “联系服务群众六个一” 行动发放的 “健康应急卡”,卡上 “急危重症先呼卫生院,同步联网格联络员” 的提示,让他们立刻理清思路:亲戚驾车送医,家属同步联系网格联络员与镇卫生院急诊,电话里急促说明:“老人胸痛半小时,头晕站不稳,正往卫生院赶!”
电话接通的瞬间,“网格联动” 与 “医共体救治” 同步启动。网格联络员第一时间回电,用专业话术指导:“让老人靠坐平稳,别搬动,盯着意识状态!” 镇卫生院接诊的阮医生则火速调配心电图机、备好急救设备,同时通过紫阳县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平台,向县中医院胸痛中心发预警,把患者年龄、症状、预计到院时间同步过去 —— 这一步 “提前量”,让县医院的抢救准备抢在了时间前面。
“‘呼叫即急救’,是从求助开始就不让群众多等一秒。” 瓦庙镇卫生院院长说,自 “六个一” 服务落地,“一张健康档案、一名网格联络员、一套应急指引” 成了每个网格的标配。群众遇急症不用乱找路,按 “健康应急卡” 操作,就能同时获得网格联络员的院前指导和卫生院的急救准备,对心梗这类需快速心电诊断的急症来说,这份 “双保险” 至关重要。
12 时 35 分,杨开明抵达卫生院,阮医生团队已严阵以待。8 分钟后,心电图检查完成,“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的诊断结果与心肌损伤标志物报告,同步上传至医共体平台。12 时 43 分,县中医院胸痛中心接到数据,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备床位、调手术器械。更关键的是,镇卫生院早对接好辖区出租车,转运车已在院内待命 ——“转诊即提速” 的关键,就是不让患者等车。
12 时 50 分,患者做好吸氧、静脉通路建立等应急处理后,被护送上转运车;13 时 52 分,车辆抵达县中医院,患者无需登记直接进手术室。1 小时 17 分钟里,网格联动打通 “求助 – 指导” 通道,医共体实现 “诊断 – 救治” 数据互通,转诊协调消除 “转运 – 衔接” 梗阻,三者环扣成完整的急救闭环。
“我们要让偏远村落的患者,也有‘救命速度’。” 瓦庙镇党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镇卫生院正加速 “心电一张网” 向村卫生室覆盖,未来村民在村里就能做心电图,数据实时传至镇、县医院,实现 “村检查、镇诊断、县救治”。“六个一” 服务也在优化,联络员应急培训、健康档案动态更新,让防护网越织越密。
据统计,自推行 “网格联动 + 医共体救治”、启动 “心电一张网” 以来,瓦庙镇已成功救治 20 余例急危重症患者。镇卫生院院长雷林表示,下一步会细化各环节衔接,让 “呼叫即急救,转诊即提速” 覆盖每一个村落。从一张 “健康应急卡” 到一张 “心电数据网”,瓦庙镇正用机制创新,为乡村振兴筑牢 “村 – 镇 – 县” 全链条健康屏障,让百姓在急难时刻都能抓住 “救命的时间”。(来源:陕西法制网 通讯员:陈浩轩)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