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禽舞空、虫鱼游弋,世间万物共谱地球颂曲,万物共生、和谐共荣,人与自然共绘生命画卷……”生物多样性,事关人类福祉。近年来,山阳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山阳。
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制定印发了《山阳县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山阳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和《山阳县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主要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制度,不断推进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持续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确保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明显好转。
全面落实管护措施。县林长办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林长制考核内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网络体系。扎实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行动,明确全县273株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主体,签订管护责任书,实行专人保护,筑牢古树名木保护屏障。加强交通运输和景区、宾馆、酒店等重点区域检查,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全面开展调查评估。县林业局组织对全县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入侵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动、植物56种。县农业农村局对作物病虫害外来入侵、水生动植物入侵开展普查,发现7种本地土著鱼类、1种两栖类动物,未发现外来入侵种。县城管局牵头对城市建成区生物资源普查,建成区已查明植物有579种,野生动物38种,其中鸟类34种、鱼类4种。县环境局组织对县境内的马滩河、银花河、 金钱河、天河(谢家河)主要河流及其重要支流开展了河流水生态环境健康调查与评估。通过多方面调查评估,全方位摸清生物多样底数。
持续强化执法监管。把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纳入平安山阳建设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结合“清风”“清山”“网盾”“秋季候鸟专项行动”等系列联合执法行动,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对非法猎捕(采集)、杀害、出售、购买、利用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对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及水库河流等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进行巡查,切实消除危害野生动植物的安全隐患。
加大平台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山阳融媒体、官方网站平台,开展环保知识大讲堂、林业大讲堂、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日、“爱鸟周”等重要活动,全面宣传秦岭野生动植物保护,丰富生物多样性。利用喜屏传媒在城区各小区电梯不间断播放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广告视频,发放生物多样性保护彩页,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教育。教育广大群众珍惜爱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张娟)
责编:谷可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