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利县紧盯污染防治攻坚提标升级目标不动摇,建立环保督察整改“五项机制”,以务实举措坚决打好问题整改硬仗,奋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受到长江监督局检查组肯定。
组织协调机制。县委、县政府带头扛牢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政治责任,每周听取进展情况汇报,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审定整改方案、协调关键环节、一线督导落实,确保责任“不悬空”、进度“不松懈”。
领导包抓机制。按照包联镇(部门)职责分工,推行县级领导包抓督导重点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建立问题、责任、措施、时限“四个清单”,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做到全过程督导、全链条压责、全方位增效。
资金投入机制。坚持“尽力而为、应改尽改”,对成因复杂、难度较大的问题,聘请专业技术指导,科学细化整改方案,统筹财政资金投入和项目策划申报,合理分配资源,全力系统施治,做到既“治当下”又“管长远”。
三级验收机制。严格问题整改销号程序,对整改完成的事项,均通过责任单位自验、县生态委办公室复验后再申请上级验收,县环境监测站及时提供监测数据分析,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督导问效机制。县督考办、县生态委办公室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不间断开展环境问题暗访巡查,既督导点上问题整改情况,又举一反三发现和交办类似性、关联性、衍生性问题,限时整改、闭环管理,倒逼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供稿: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平利县分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