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岚皋县民主镇榨溪村,一提起陈言梅,村民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梅姐可是我们村的能人!”“她养的猪好,对人更是没得说!”这位看似平凡的农村妇女,用她朴实而坚韧的人生经历,在乡邻间树起了好口碑。

自强不息,在逆境中绽放
陈言梅的人生历经坎坷。1992年,10岁的她遭遇家庭变故,姐姐失踪、父母病倒,懂事的她选择了放弃学业,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2014年,她带着女儿离开不幸的婚姻回到家乡,面对年迈残疾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她对未来产生了迷茫,但却从未放弃过生活的希望。起初,她一边忙农活一边在村里打零工,发现村里留守老人买猪不便后,便萌生了养猪的念头。“既然看到了这个需求,我就想试试。”就是这份朴实的想法,让她开始了创业之路。
从一头母猪起步,她起早贪黑地忙碌在猪圈里。割草、拌料、清理,再累再脏的活她都咬牙坚持。就在养猪场刚有起色时,父亲突发脑出血成了植物人。那段日子,她白天忙猪场,夜里守病床,常常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那会儿确实难,但想想家里的老人孩子,只能硬撑着。”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她语气平静,眼神却依然坚定。
暖心守护,做乡亲们的”贴心人”
作为村里的网格员,陈言梅把服务乡亲当成了分内事。她负责的网格里住着不少老人,谁家有困难,她都记在心上。去年秋天的一个雨夜,她在走访时发现独居老人张国平摔倒在地,立即联系村委会,冒雨将老人送到医院。此后每天,她都会抽空去探望,直到老人康复。“言梅比亲闺女还贴心!”张大爷逢人便夸。

在她的网格民情台账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走在村里,总有人亲切地喊她“梅姐”“陈姨”。对这些称呼,她格外珍惜:“大家信任我,我就更要把事做好。”
初心不改,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从养猪能手到网格员,陈言梅的身份在变,但服务乡亲的初心始终未改。如今,在榨溪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依然常见她忙碌的身影:有时在指导养殖技术,有时在帮老人解决困难,有时在和村民拉家常了解需求。
“我是在榨溪村长大的,能为大家做点实事,心里踏实。”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党员最真挚的心声。在她身上,党员的担当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是融入日常的为民服务。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在风雨中绽放,用行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图文:元园)
责编:谷可
编辑:刘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