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略阳县观音河镇党委立足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的实际问题,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信息链、教育链、作用链”三大链条,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务工不误学、离乡不忘乡”。
构建“信息链”,确保“流动不流失”
为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动态,观音河镇建立“镇村联动、动态更新”的摸排机制。通过“入户查、电话访、微信联”等方式,全面梳理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流动去向、从业类型等内容,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同时,建立“结对联系”机制,由党支部班子成员定期通过电话、微信与流动党员沟通,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并督促流动党员及时在流入地党组织报道,确保党员“流而有家”。
拓宽“教育链”,实现“务工不误学”
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时间碎片化、地域分散的特点,观音河镇创新“线上+线下”教育模式。线上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定期推送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和廉政教育内容,并及时引导流动党员在微信群分享学习心得,强化学习成果;线下通过邮寄“学习包裹”、节假日返乡集中培训等方式,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队”。
激活“作用链”,引导“离乡不忘乡”
镇党委积极搭建平台,激发流动党员服务家乡的主动性,在节假日设立“流动党员示范岗”,鼓励流动党员主动参与猕猴桃管护、环境整治、森林防火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春节前夕,镇党委开展流动党员暨归雁经济座谈会,向流动党员讲述家乡变化、发展前景、人才政策等,收集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鼓励有条件的流动党员回乡创业。
强化关怀激励,凝聚组织向心力
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观音河镇建立“积分管理”制度,将学习、服务、贡献等纳入积分考核,作为流动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结合干部“包户联心提效”工作法和“八必看、马上办”工作机制,组织镇村干部定期到流动党员家中走访,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在春节前夕,结合困难党员慰问和党内关爱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对流动党员家庭开展了全覆盖走访活动,共慰问困难流动党员10余人。
下一步,略阳县观音河镇将持续深化“三链”管理模式,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引导流动党员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上积极作为,为基层党建注入新活力。(何冬梅)
编辑:李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