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践行两会精神 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护航

近几年,陕西在生态司法保护方面成效显著,不少创新举措和实践做法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筑牢了强有力的司法根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工作的相关安排,对陕西生态司法保护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坚定了自己未来开展工作的方向。

巩富文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图片,它是2024年《人民法治》杂志某期的封面照片,照片内容正是陕西省高院工作人员在秦岭红豆杉司法保护基地查勘时的场景。

IMG_256

巩富文:“这个基地我们建立两年时间了,我们去看看,当时我们栽种的红豆杉到底长势怎么样,生态环境恢复到什么程度了。”

秦岭红豆杉司法保护基地被照片定格,而它正是过去几年陕西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创新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巩富文表示,陕西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可以简单用“三个全面、五大体系”来总结。

巩富文:“三个全面就是全面覆盖、全面落实、全面显现。五大体系就是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专业化组织体系、秦岭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体系、大气污染防治司法保护体系,最后一个是文化遗产司法保护体系,这个在全国是比较有特色的。”

巩富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陕西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一直没有松懈,尤其是在跨区域保护的重点工作方面积极作为。

巩富文:“我们就是三大重点,一个就是‘父亲山’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再一个就是‘母亲河’黄河的安全问题;另外一个就是‘源头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保护,这些方面我们都做出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比如像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先后在陕西召开了两届秦岭沿线七省市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会,取得的成果就是,我们签署了《秦岭沿线七省市司法保护框架协议》,发布了《秦岭生态保护陕西宣言》,并且公布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八个典型案例,建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八大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巩富文认为,生态环境保护要依靠体制、依靠司法,去年陕西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获得了多方肯定,今年还要继续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把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每一项机制、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为美丽陕西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来源:起点新闻)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