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西乡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执法+N”模式,在全面规范执法行为,建设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的行政执法队伍方面,进一步精细化执法流程,全力提升执法规范性、公正性与文明性。
具体做法
实施“执法+全员学法考核”。将宪法、民法典、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分为六大模块共1200个知识点,覆盖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涵盖全方位职能领域。通过“一周一学、一季一考”,由局党组班子成员带头领考、法制顾问评查解析,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制素养和执法能力。
开展“执法+示范轮岗讲法”。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商标专利、公平竞争等监管领域,推行“2小时讲法”制度,每周安排相关同志讲业务、讲法规、讲认识,通过“靶向”讲法,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和执法水平。
推行“执法+司法提前介入”。定期邀请司法部门就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行政处罚法及其应用、行政复议、行政强制措施等内容进行专业指导,以生动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剖析在“学法、普法、执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帮助执法人员更好开展工作。同时,在处理重大或复杂的争议案件时,及时与司法部门协调共商,畅通行刑衔接渠道,确保执法对象合法权益得到依法保护。
推进“执法+实操场景拓展”。持续拓展系统内、系统外多场景执法实践,分期抽调执法业务骨干开展本部门、部门间执法交叉检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文明城市创建、执法监督检查等各领域工作。通过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拉网式、会战式集中整治,更迭执法应用场景,实现执法领域多样化“触碰”,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系统执法队伍的实操能力。
筑牢“执法+信用分级赋能”。运用省级通用信用分级分类划分标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对检查对象实施信用A、B、C、D分级分类监管,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确保实现执法监管效能最大、监管成本最低、对正常经营主体干扰最小。
强化“执法+社会协同共治”。积极发挥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主体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探索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执法新机制,通过共同开展法治宣传、行业自律、公众监督等活动,不断增强经营主体法律意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大力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工作成效
西乡县市场监管局通过“执法+N”模式,为干部注入“新鲜执法能量”,倾力打造“过硬执法队伍”,让“监管更精准”,使得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来源:陕西市场监管)
责编:曾祥秋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