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创优微视

紫阳县麻柳镇:”五联机制”绣出川陕边界共治新图景

初夏的川陕交界处,气温已有了上升的趋势,而此刻,在陕西省紫阳县麻柳镇政府大院里,正酝酿着一场治理变革。这个曾因名不见经传的“省际门户镇”,如今通过行政执法创新实践,将边界线化作社会治理的“工笔画卷”。一群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人民公仆,他们不惧高温,从跨省执法个案破冰到“五联机制”全域联动,麻柳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与司法所的干部们,他们用智慧和担当,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内涵。

破冰之战:当“游击战术”遇上法治智慧

“送达文书要跨省,执法权限不过界”,2024年9月面对陈某违法占地案的执行困境,该镇执法队长崔凯泉第一次感受到“省界之困”。这个精明的外省人,将750平方米耕地变为“法外之地”,更用跨省失踪,让法律文书成了“断线风筝”。

该镇司法所长彭国军的“金点子”点亮破局之路——借力边界“联防联调”协作机制,在当事人户籍地创新实施“双轨送达”:线下公告进村入户,线上催告政务推送。当盖着红印章的《催告书》出现在川陕两省的公告栏时,基层治理的“法治密码”悄然解锁。

机制蝶变:从“摸着石头”到“架起桥梁”

“不能让每个跨省案件都成‘孤本’。”在案件复盘会上,镇党委作出决断。司法所、平安法治办与法律顾问组成“智囊团”,在紫阳县司法局的指导下,将个案经验淬炼成制度成果。随着《行政执法异地协作工作规程》的诞生,信息共享、线上会商等四大机制,构建起跨省协作的“四梁八柱”。

这份被称作“跨界执法宝典”的制度创新,不仅让办案周期缩短了30天,更催生出“云端议事厅”“三审三校”等特色机制。镇党委书记张鹏感慨地说:“我们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质变,让省际治理有了可复制的‘操作说明书’。”

五联绣卷:治理创新激活边界春水

乘着执法破冰的东风,麻柳镇挥毫泼墨绘就“五联”治理长卷:组织联建—三个联合党支部成为省际治理“桥头堡”;产业联盟—二个特色农业项目带动300余户增收;区域联治—“一小时响应圈”化解23起边界纠纷;服务联享—56名群众实现异地养老医保“无感漫游”;群众联心—十二支自治队伍织就共建共治网络。

在与四川省万源市紫溪乡联界的神仙湾连片田地旁,镇长马波指着省界碑说:“过去这里立着‘三不管’的牌子,现在竖起了‘共治示范带’的牌子。”当跨省篮球赛的哨声响起,当“红白理事会”和睦乡邻,当边界调解室化解矛盾,新时代的“桃花源记”正在这里续写。

麻柳镇的实践印证:基层治理现代化不是宏大叙事,而是始于对每个执法案件的较真碰硬,敢作敢为。当“制度破冰”遇见“机制创新”,当“行政主导”转向“多元共治”,省际边界不再是治理盲区,反而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这曲“跨界共治协奏曲”,正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谱写下跨界破案崭新篇章。(张春洲 叶柏成)

责编:曾祥秋

编辑:李清风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