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汉阴县遭遇持续干旱天气,1-4月份降雨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少四成,河道库塘水位巨降,供水水源严重短缺,群众用水面临严峻挑战。本轮旱情已造成68个行政村(社区)5.3万名农村群众饮水受到影响。面对来势汹汹的旱情,县水利局闻“旱”而动,迅速部署,以务实有效的举措全力抗旱保供水,切实守护民生供水保障“生命线”。
强化部署,压实抗旱责任。为切实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汉阴县水利局严格落实省、市、县关于抗旱工作部署,多次召开抗旱保供工作部署、调度会,采取分片包抓、从面到点的责任机制,对抗旱保供水工作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调度。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立足抗大旱、抗长旱,及时研判旱情发展和供水变化趋势,聚焦重点区域防御,统筹抓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建立旱情动态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实时关注水量变化,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摸排各镇供水受旱情影响情况,确保信息掌握及时、准确。组织技术力量奔赴抗旱一线,会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查旱情、定措施、抓落实、保供水。
综合施策,加强水源调度。强化全县水库、堰塘等水源地的统筹调度,在严守防汛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抢抓每一次降雨时机,综合运用蓄、引、拦、提等手段,做到能蓄尽蓄,为抗旱保供奠定坚实的水源基础。抗旱期间严格遵循“先人蓄饮水、再农业灌溉、后工业生产”的用水原则,科学调配水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和短信平台发布节约用水倡议书、发送提醒短信,号召群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结合农村供水“敲门入户”大排查,加强管网巡查维护和漏损治理,避免管网“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减少水资源浪费。
因地制宜,保障应急供水。结合受旱供水工程和群众居住区域的水源、地形等特点,采取适宜措施保障群众基本用水需求。采取开辟水源、截流蓄水、应急调水、拉水送水等应急保障措施,动员群众开展抗旱自救,全力保障供水安全;统筹调拨抗旱物资,紧急采购不同功率水泵配发各镇提升应急抽水能力;对观音河灌区干渠进行清淤疏浚,保障秧田灌溉用水,并紧急启用五一泵站向南干渠实施精准补水。截至目前,全县共新建水源7处,启用应急备用水源24处,延伸管道21.3千米,投入抗旱设备6台,应急调水29处,分时段供水26处,拉水送水460余车次,全力降低旱情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供稿:汉阴县水利局)
责编:卓西玲
编辑:李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