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我和丈夫一起经营着温馨的小家。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看着儿女们健康成长、学习进步,我们一家4口相亲相爱,生活过得红红火火。”5月14日,榆林市清涧县师家园则村民刘冬霞回忆起过往,不由得紧紧抓住五级长张瑕的手,泪水夺眶而出,“丈夫的离世,让我感觉天塌了一样,幸亏有你们的日夜陪伴与帮助,孩子们的学业得以继续、我们的生活又有了希望。”
2024年,清涧县师家园则村民刘冬霞的丈夫因病离世,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痛失“爱人”“父亲”与“顶梁柱”。除了治病欠下的不少外债,儿子读大学、女儿上高中的学杂费,让刘冬霞几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了解到她的困难情况后,村干部和五级长多次上门安慰鼓励她,帮她申请了困难救助、及时落实国家相关扶助政策,又积极为她提供离家近的工作岗位。现在,刘冬霞有了较稳定的收入,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努力带着儿女继续前行。
从“治理末梢”到“服务前哨”,清涧县宽州镇师家园则村以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以产业融合释放发展动能,勾勒出一幅“组织强、治理优、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作为典型的城郊型村庄和该县最大的城中村,师家园则村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在城乡融合中走出一条符合村情实际、兼具民生温度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贴心服务 真情帮扶 让乡村生活更有温度
“师伯伯,您的电视我给您调试好了,再有啥困难和需求,您就给我打电话。”5月14日,在清涧县宽州镇师家园则村,村里的五级长张瑕将电视遥控递给师风祥老人笑着说。
宽州镇师家园则村民师风祥老两口年逾古稀,儿女常年在外工作,老两口成了留守老人。平日里,家里总会碰上麻烦事:下水道堵了、电视没信号、手机操作不来……每到这时,他们就会想起村里的五级长。
“村里的五级长不仅随叫随到,帮忙解决实际问题,还常常抽空来陪我们老两口聊天。他们就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师风祥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在师家园则村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群身穿红马甲的五级长,为留守、孤寡、残疾老人干家务、陪他们唠家常的身影。这些温暖的陪伴与帮扶,驱散了老人的孤独,让他们感受到关怀与依靠。
关心关爱留守、困难老人只是该村“五级五长”治理体系工作的缩影之一。
该村将全村划分为8个治理网格,建立五级联动体系,并优选34名党员、乡贤、退役军人担任五级长,实现1318户3443人治理服务全覆盖。通过入户走访、“院坝夜话”“项目质量群众监督团”等方式渠道,收集群众急难愁盼、公共服务等诉求,制定《五级五长责任清单》,施行“日巡网格、周汇民情、月研难题”工作机制。依托五级网格体系,建立“民生诉求15分钟响应、一般问题24小时办结、复杂问题7日反馈”机制,实现“小事网格化解、大事村级统筹”。五级长郑小丽在近期的巡查中发现村民惠午因宅基地边界争议与其他村民发生冲突,郑小丽及时联合四级长、乡贤调解员3小时内完成现场勘测与调解,避免矛盾升级。2025年以来,该村累计化解土地流转纠纷、邻里矛盾等民生问题213件,群众满意度达98%。
双网融合新模式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本
“我在村里生活了20多年,以前中湾坡下这块是荒地,刮风时黄土漫天,下雨时泥泞不堪还有不少垃圾堆积;现在这里成了生态公园,不仅是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还是孩子们的游戏乐园。”谈起村容村貌的华丽蝶变,师家园则村民任斌喜上眉梢。
针对城中村环境治理顽疾,师家园则村推行“党建网格+环境网格”双网融合模式,同步实施“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工程。在辖区闲置地块建成1200㎡“口袋公园”,植入健身器材与景观绿植,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的优质场所;投资260万元完成3个片区5处集中住宅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彻底解决30年污水横流难题;配置垃圾桶48组,实现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全链条闭环管理。设立护林员、河道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依托五级网格开展“生态巡查+文明劝导”,有效实现从“脏乱差”到“美净齐”的蝶变。
“作为全县最大的城中村,师家园则村人员居住稠密、流动人口又多,环境卫生管理难度较大;通过多次总结经验与调研实践,我们村采取点面结合、双网融合、多元化治理模式,让昔日的‘边角地’变成了居民幸福生活的‘金角银角’。”师家园则村四级长韩伟说。
“暖心营商+链式发展”建设乡村发展新高地
“我们超市通过师家园则村招商引资落地清涧,村里的各项配套服务都不错,超市每年交予村集体经济租金30万元。”家美佳乐购生活超市业务员李磊说,“同时,我们超市优先雇佣师家园则村民,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机遇,师家园则村以“土地集约利用+精准招商服务”破解发展瓶颈。该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并积极提供暖心配套服务。出台“三优政策大礼包”:对入驻企业给予前三个月租金减免、免费提供员工技能培训、全程代办行政审批手续。2025年成功引进外地便民连锁超市企业1家,有效带动周边村民稳定就业。通过“土地入股+商铺租赁+服务创收”模式,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较上年增长75%。其收益用于村民医保补贴、老年活动中心运营等公共服务。该村还积极联合县人社局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3期,为企业定向输送食品加工、物流仓储等专业人才92名,助力村民就业。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中,师家园则村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创新构建‘五级五长’治理体系,聚焦基层治理精细化、环境整治常态化、集体经济多元化、项目服务全程化四大攻坚方向,探索出一条‘党建强基、治理增效、产业提质、生态塑形’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城郊型村庄现代化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清涧县宽州镇师家园则村党支部书记萧栋元说。(来源:秦闻)
责编:谷可
编辑: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