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回望,秦巴大地农机轰鸣、生机勃发。上半年,安康农机人以“俯身为农”的赤诚和“铁牛奋蹄”的实干,谋而后动、精准发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力奏响了夯实农业根基、赋能产业振兴的激昂乐章。
谋而后动,擘画农机发展新蓝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市农机农经站组织人员赴渭南、浙江、重庆考察学习,汲取农机应用、社会化服务、农机农艺融合的先进经验,线上线下结合,经全员多轮研讨、多次修改,最终形成《关于推进安康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调研报告》,并刊登在《安康发展》第76期。调研报告深刻剖析差距,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支撑。同时,立足秦巴山区丘陵地貌特色与农业转型需求,高起点谋划农机化发展路径。深入研析国家与省级政策导向,精准对接区域农业生产痛点,精心梳理凝练出12项农机重大项目,总投资4.095亿元的拟建项目,涵盖装备升级、智能化转型等关键领域,为争取上级支持、夯实发展根基描绘出清晰“作战图”。
协同联动,点燃装备升级新引擎
一场场凝聚共识的会议,擂响了奋进的战鼓。年初全市农机化工作座谈会,分析了我市存在农机现代化装备不足、薄弱环节突出、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质量不高、农机人才队伍力量不足、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偏低等问题,明确了转变观念、主动入围、抓住机遇等一系列对策手段,为今后我市农机化工作总结了经验、研判了形势、明确了方向;2月份召开了全市春耕生产现场推进会,演示了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播种技术,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5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暨农机化工作推进会,更以“三夏”机械化演示、丘陵适用农机具展演、农田农机融合示范为“活教材”,对高标准农田配套、农机作业规范、全程全面机械化提升提出具体要求,压实责任链条,确保任务落地生根。
下沉一线,倾听农业主体“心声音”
脚步丈量大地,真情服务基层。市农机农经站深入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走访座谈,精准把脉运营现状与发展需求。优中选优,筛选出4家基础扎实、带动强劲的合作社,申报建设区域农事服务中心,拓展社会化服务版图,提升农业生产的综合保障能力;聚焦丘陵山区“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痛点,积极争取省厅支持,统筹调配20台丘陵山区小型精量施肥播种一体机。举办高效发放仪式,同步部署登记、培训、推广及售后保障全链条服务,确保这批“山地铁牛”高效投入生产,切实提升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解民忧,破瓶颈,联合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农机贷”普惠金融产品,针对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购机需求,提供“可低至3%”的优惠利率,简化流程,延长期限,有效化解购机资金难题,为农机入户插上金融翅膀;“秸尽所能,变废为宝”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工作人员入户调研秸秆产生利用情况,并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现场演示、宣传推广利用技术等手段,让广大农户将废弃的秸秆变成增产的肥料、免费的饲料。2024年我市秸秆产生量88.25万吨,可收集量77.57万吨,利用量73.00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11%。
建强队伍,培育兴农富民新力量
人才是兴业之本。市农机农经站牵头拟定《陕南片区农机手培训基地建设方案》,联合汉滨区农机推广站制定《陕南片区农机人才培训大纲》,前往渭南市绿盛农业学习农机培训课程体系、教材选择,精心规划功能布局和师资建设,致力于打造农机手专业技能与安全操作的“黄埔军校”。同步印发《安康市区域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和安康市农机手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推动构建市、县、镇三级联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手培训网络,为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长远指引。
精准施策,释放惠农强机新红利
政策落地,农机欢歌。组织召开农机购置补贴“优机优补”座谈会,广纳良言,优化政策设计,引导农户购置先进适用机具,推动装备结构优化升级。严守政策红线,组织全市开展补贴异常情形专项排查,运用大数据比对、实地核验等手段,严查违规行为,筑牢惠农资金安全防线;2025年我市争取1111万元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与21万元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精准滴灌至各县(市、区),惠及万千农户,上半年已办理农机购置补贴申请2826份,受益农户2713户、补贴机具2870台(套)、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264.885万元。
声入人心,谱写宣传引导新篇章
创新宣传,声动秦巴。依托“安康农机农经”视频号平台,《沙莎说农机》栏目累计发布58期(含固定栏目42期、特辑16期)。栏目从最开始聘请第三方拍摄剪辑,到后期实现自导、自演、自剪全程自给,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节约了各项成本。通过更生动的表达、更精彩的演绎、更专业的拍摄持续开展政策解读、技术推广、安全普及,目前累计播放量突破30万次。除线上宣传外,我们坚持做好线下宣传,印发《安康市农机惠农政策宣传方案》,结合宣讲会、入户走访等形式,让惠农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提升政策知晓度与覆盖面。
严守红线,筑牢平安农机新防线
围绕春耕、“三夏”等农机作业高峰期,精准施策、主动作为,适时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维修站点等场所,宣传整治农机安全操作、防护设施配备、农机具维护保养等内容,提高广大农机驾驶人员和人民群众知法守法及安全驾驶操作意识,力争从思想源头上消除农机安全隐患。通过系列举措,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总体平稳,作业期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农机产品质量与服务保障得到群众认可,实现农机质量零投诉,为农业生产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展望未来,安康农机人将继续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紧握科技“金钥匙”,驱动“铁牛”绘新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奏响更加雄浑激昂的农机强音!(供稿: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责编:曾祥秋
编辑:汪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