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略阳县郭镇党委针对机关干部“青黄不接”的现状,聚焦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以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以“传帮带”为突破口,构建“老带新、强带弱、师带徒”的培养模式,紧扣“育、管、用”环节,以“强素质、提能力、促成长”为目标,量身打造能力提升“组合拳”,让26名年轻干部在实践中长才干、在磨砺中壮筋骨,不断夯实人才基石,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注重“三个引导”,着力构建“传帮带”责任体系。一是思想引导促成长。结合学习教育、第一议题制度实施干部理论铸魂工程,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深学细悟,在学习中升华思想,在思考中深化认识,在交流中凝聚合力,引导全体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理念,注重运用“发现问题靠党建、分析问题靠党建、解决问题看党建”的逻辑思维,通过形式多样的“干部课堂”,分类抓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防汛防滑、产业发展、信访维稳理论学习,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必学与应学相结合、党性修养和专业素养双提升。组织引导促成长。认真落实县委组织部人才建设的部署要求,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建办牵头抓总、业务站所办各司其职、镇村联动的工作格局。导师引导促成长。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为年轻干部配备“业务导师”和“作风导师”,既传农村工作经验,又带思想。紧扣阶段重点工作,持续开展“一带二”师徒结对活动,即“一名站所长带二名年轻干部”,明确半年为一周期,针对岗位职责和业务需要细化培养方案,并将基层锻炼、业务能力、工作实绩作为青年干部提拔晋级的必要条件。
聚焦“三个重点”,着力搭建“传帮带”成长平台。让青年干部在清廉略阳建设中作表率。青年干部是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廉政建设的生力军。注重加强对青年干部廉政教育,扣紧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深入推进清廉机关建设,让青年干部通过参与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敲廉洁之钟,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基层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让青年干部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新功。坚持“一线练兵”,主动把年轻干部“派下去”,让他们主动下沉到包联村(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走进田间地头察实情、深入农户家中听民意。无论是向村民宣讲医保、养老保险缴费政策,还是摸排矛盾纠纷隐患、跟进解决饮水安全、道路维修等民生实事,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摸清了解基层情况,练就“说群众话、办群众事”的过硬本领,一次次走访中不断拉近干群距离。让青年干部在社会事务中打头阵。在实战中淬炼年轻干部,安排他们参与信访接待工作,采取“以老带新”模式,由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手把手传授沟通技巧、调解方法。从耐心倾听村民的地界纠纷诉求,到协助化解邻里间的小事矛盾,年轻干部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显著提升,用青春担当为镇域和谐稳定筑牢“防护网”。
把握“三个关键”,着力营造“传帮带”浓厚氛围。面对面教。注重发挥老干部、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面对面”座谈会形式,邀请农村经营丰富的老同志为年轻干部讲解农村工作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让青年干部感受到学有榜样、学有示范。手把手练。通过领导干部靠前指导、典型案例观摩教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以学促干、以干践行,推动骨干力量成长为“领头雁”。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我的岗位我负责”活动,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掌握“进村组、到田间、见实情、接地气”的工作技能,逐步让“年轻力量”成为“中坚力量”。心贴心带。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通过建立各种内部沟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谈心谈话、困难慰问、文体活动等, 切实增强年轻干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下一步,略阳县郭镇党委将持续优化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在“育”上求深化、“管”上求精准、“用”上求实效。鼓励年轻干部结合镇域实际提出创新发展思路,让青春智慧切实转化为驱动产业升级、提升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李建斌 熊光炜)
责编:谷可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