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凤翔区糜杆桥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创新推行“党建+”融合发展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就业增收、民生改善等领域多点突破,走出独具特色的镇域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党建红成为乡村振兴最鲜亮的底色。

“党建+电商服务”开拓销售新空间。依托互联网搭建服务平台,党员带头化身“主播”,推广苹果、露天蔬菜等农产品及竹园宫灯、麦秆画等文创产品,实现线上销量增长70%,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推动特色产品与镇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党建+劳务合作”搭建增收新平台。依托全市首家村集体控股人力资源公司,构建“双线四维”管理体系和“三链融合”服务品牌,以“订单式”对接、“菜单化”服务累计输送劳动力300余人次,带动群众增收100万元,实现群众、集体、生产“三方共赢”。

“党建+庭院经济”激活内生新活力。以党建引领激活家庭发展动能,引导脱贫户、留守群众参与竹园宫灯生产。党员一对一上门指导,帮助掌握技能,让庭院变“微工厂”,人均月增收2000元,有效破解弱劳动力就业难题,推动帮扶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党建+文旅融合”培育增长新引擎。投入2000万元实施蟠桃河生态修复和金沙泉保护项目,同步种植鲜花、蔬菜等经济作物,打造生态廊道经济带,带动沿线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35%,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党建+非遗传承”激活文化新动能。深挖“萧史弄玉”文化IP,开发农特产品,销售额达73万元;创新竹园铁花、西府小曲等非遗展演形式,年度创收100万元;投资300余万元建设非遗工坊、文创基地,提供500余个直接就业岗位,惠及2000余人间接增收,让文化振兴带动业态升级。

下一步,凤翔区糜杆桥镇将继续以“党建+”为钥匙,深耕党组织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责任田”,以“钉钉子”精神抓实特色产业提质、民生服务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等关键举措,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镇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供稿:凤翔区糜杆桥镇政府)
责编:刘迪
编辑:王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