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家庭美德,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近期,洛南县三要镇表彰一批“孝德模范”,进一步引导全镇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弘扬“真善美”,亮出“精气神”,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要镇开设专栏,对“孝德模范”事迹进行展播,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干部群众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和良好风尚,助力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龙山村“好媳妇”常会珍
在龙山村东洼组,常会珍同志的名字已成为孝老爱亲的代名词。面对瘫痪在床的婆婆,她毅然扛起照料重任,用日复一日地坚守和付出,书写了感人至深的孝心篇章。
婆婆因病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面对这一沉重的家庭负担,常会珍没有丝毫退缩,主动承担起全职护理的责任。她深知“婆婆也是妈”,赡养尽孝是为人本分。一年到头,她的生活重心几乎完全围绕着婆婆:专门在屋里照看,寸步不离,成了婆婆最坚实的依靠。
婆婆病情复杂,一年需要多次住院治疗。每一次入院,都是常会珍全程陪护照料。她奔波于医院和家庭之间,办理手续、喂水喂药、擦洗身体、悉心守护,不辞辛劳。即使是在医院,她也时刻惦记着婆婆的舒适,尽心尽力。出院回家后,她更是全身心投入日常护理,从饮食起居到清洁卫生,事无巨细,精心呵护。多少个日夜,她定时为婆婆翻身按摩以防褥疮,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着婆婆的心。
常年累月的坚守,考验的是耐心,彰显的是大爱。 常会珍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始终如一的坚持。她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个人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她的付出,不仅让病榻上的婆婆得到了最好的照顾和慰藉,也为家庭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常会珍的事迹在邻里间广为传颂。她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俗语,是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生动实践者。她的行为,深深感染着身边的人,为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乡风文明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道德模范,更是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供稿:洛南县三要镇)
责编:谷可
编辑: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