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紫阳县焕古镇刘家河村村委会内气氛庄重而温馨,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升学礼在此举行。没有铺张浪费的宴席,没有奢华的排场,只有纯粹而温暖的仪式,两名即将踏入大学的学生和家长,以及帮扶单位、镇村干部参加此次升学礼,共同为焕古镇的新民风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仪式上,学生们胸戴红花,携手亲人,共同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升学礼”,帮扶单位、镇村为学子们准备了学习用品和助学基金,同时,解读了《弘扬新风尚 拒绝“升学宴”倡议书》,并组织学生及家长签订拒绝“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分别进行了表态发言。通过这场集体升学礼,号召广大学子和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争做推动文明实践的倡导者、弘扬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勉励准大学新生在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志存高远,要常怀感恩之心,无论未来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这片茶香萦绕的土地,将来以优异成绩反哺家乡、回报社会。“今天和村上的同学一起参加集体升学礼,用这种温暖仪式代替大摆宴席,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做好弘扬新民风的榜样!”今年的准大学新生说道。
这场新风拂面的集体升学礼,并非孤立风景。近年来,焕古镇为进一步弘扬新风正气,整治不良社会风气,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持续推动新民风建设向深处扎根,于实处结果。成立镇村两级整治无事酒工作专班,制定《关于提请重新考量违规操办“升学宴”学生在校综合评鉴的函》,为新民风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用活用好线上宣传平台,排演富有剧情的新民风宣传短视频,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新民风,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截至目前,官方微信平台和抖音平台新民风类短视频播放量达20万,点赞量达2500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今年以来,共培育“陕西好人”1名、“安康好人”1名,“紫阳好人”6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此外,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好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让村民成为规则制定的主体与新民风践行的主力。
礼成之际,阳光正好。学子即将怀揣祝福与期待奔赴远方,焕古镇也将继续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富创意的形式,深植新民风沃土,使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更深沉、持久的精神力量。(张清清)
责编:曾祥秋
编辑:刘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