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石泉县池河镇:秋意初染桑梓地,新风正润少年心

近日,石泉县池河镇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升学礼,为即将远行的学子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今天,特别分享学生代表邓雅丽的动人发言,她字里行间既流淌着对“金蚕精神”的深刻领悟,更饱含着新时代青年对文明新风的深刻理解。那句“以青春为丝,织就家乡锦绣”的誓言,不仅道出了对故土的深情,更许下了回报桑梓的承诺,彰显出我镇青年学子知恩反哺的精神品格。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份浸润着乡土深情的青春宣言,见证文明乡风与青春理想的美丽邂逅。

尊敬的各位领导、长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以一场意义非凡的集体升学礼,共同庆祝我们在求知路上的收获。这份简约而庄重的仪式,本身就是对“金蚕之乡”醇厚乡风最温暖、生动的诠释——它承载着师长教诲的深沉,凝聚着乡邻情谊的浓厚,彰显着文明新风的传承,更寄托着家乡对我们的深情期待。

IMG_256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深体会到:这场别开生面的升学礼,正是我们应当积极倡树的文明新风尚。它用真挚的情谊替代了铺张的宴请,以精神的共鸣减轻了人情的负担。这份特殊的“成人礼”,其价值远胜物质馈赠——它既是对家乡质朴情谊的珍重珍藏,更是我们回报桑梓的初心启航。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自古便以“金蚕之乡”闻名,那默默织茧的春蚕,何尝不是这片土地的精神图腾?它“吐丝不倦”的勤勉、“破茧成蝶”的勇气、“织就锦绣”的执着,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而今,家乡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焕发新颜,这既让我们倍感自豪,更呼唤着我们以所学所长反哺这方热土。

亲爱的同学们,与其将精力与资源消耗在个人升学宴的排场上,不如让我们的“金蚕精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绽放光芒。我们可以化身家乡发展的“织梦者”,用专业所学为家乡的蓝图添上属于我们的一笔,这份源于内心的反哺,才是对家乡最深情的报答。在此,我郑重倡议:践行文明新风,拒办升学宴席;永怀感恩之心,智绘桑梓未来!

同学们,我们正要去探寻更广阔的天地,但请铭记,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那滋养我们生命的桑叶脉络,永远深深印刻着家乡的印记,它承载着乡愁,更昭示着责任。

最后,愿我们不负金蚕美名,执着奋进,以青春为丝,在家乡的锦绣长卷上织就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华章!(邓雅丽)

责编:谷可

编辑:王晴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争先创优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争先创优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