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山脉南坡腹地的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让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近日,佛坪县长角坝镇走进沙窝村大龙洞沟组,循着红色印记,聆听两代军人的革命故事,感受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绽放。
“这是爷爷的红军绑腿,这是父亲的参战纪念章……” 一大早,沙窝村村民孙传军便仔细整理家中的红色藏品,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他都能娓娓道来。作为 “红三代”,孙传军的家族与红色革命有着深厚渊源:1935 年,爷爷孙少发随红二十五军行军途经佛坪沙窝,因作战受伤留在当地山洞养伤,靠村民秘密照料与草药救治得以康复,后在当地成家;父亲孙可山继承父辈信念,参军八年,先后参与解放华北、华中南、海南岛等战役,荣获四枚纪念章,复员后还担任原沙窝大队党支部书记二十年,为家乡建设倾注心力。“我叫孙传军,就是要把父辈的红色传统传下去。” 孙传军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山路前行,大龙洞沟的红色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红军孙少发、解放军孙可山父子的墓地静静矗立,见证岁月变迁;两处大龙洞溶洞、清代乾隆与嘉庆年间的石刻碑文,诉说着历史底蕴;河流、瀑布、古树与漫山茱萸、野果,构成秀美的自然画卷。如今,当地已将这些资源有机整合,规划建设成大龙洞沟景区,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沉浸式感受革命岁月。
“孙少发父子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们的坚定信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佛坪县纪委监委干部张继友表示,沙窝村的红色资源兼具历史、教育、研学、观光等多重价值,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场所,更能为乡村发展注入动能。
为让红色资源 “活” 起来,佛坪县近年来对沙窝红军旧址开展保护修缮,配套建成主题雕塑、体能拓展区、红色教育学堂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多元体验空间。沙窝村还结合乡村振兴与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党史文化墙,生动再现 1935 年红二十五军在佛坪的斗争历程,形成“村中有画、画中有村”的独特风貌。
如今,佛坪县长角坝镇沙窝村正以红色文化为引领,让深藏秦岭的红色记忆被更多人知晓,也让两代军人的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焕发新的光彩,为乡村发展凝聚起不竭动力。(来源:中国日报)
责编:曾祥秋
编辑:雷娜